我和儿子砌积木



记得儿子两岁时 , 第一次玩砌积木 。
开始 , 我给儿子砌了个简单而具有一定高度的“房子” 。儿子很有兴趣 , 马上拿起积木模仿着一块一块往上叠 , 但是 , 只到第三层 , 积木就倒下来了 , 面对这样的挫折 ,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 同时一下子将我砌的“房子”也推倒了 。
接下来 , 无论我怎样鼓励 , 儿子都不愿自己再去动手砌积木 , 而且 , 每当我要把积木往上砌 , 还砌不到三四层时 , 他就会毫不留情地把积木推翻 。
第一次玩积木 , 就在这种不大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
此后几天 , 儿子再也不愿意玩积木 。没想到这样小的“打击” , 会对孩子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我决定先培养他的自信心 , 让他认识自己的能力 。于是 , 我改用一些较大且规则的方形的木块 , 先给他砌成一条平直的“大路” , 他的“小车”可以在上面“行驶” 。接着 , 我又和他一起砌起两层高的“小桥” , 慢慢地又从两层变三层 。这次 , 他玩得很开心 。
见儿子对砌积木又有了兴趣 , 我便试探着问他:“我们一搭个小房子停汽车 , 好不好?你来帮助妈妈 。”“不要 , 我不会 。
”一提到“房子” , 儿子又有点抗拒 , 看来上次失败的阴影还在 。“那你看妈妈砌 。”幸好我早有计划 。我故意让房子在搭到第三层的时候倒了下来 。“哎呀 , 倒了 , 妈妈再砌一次 。
”第二次我“故伎重演” , 并做出无可奈何的样子对儿子说:“没有你的帮助 , 妈妈又失败了 。你帮助妈妈 , 好吗?”在我的变相鼓励下 , 儿子终于点了点他的小脑袋说:“好 。”我在他的“帮助”我的过程中 , 慢慢教会他掌握砌得好、砌得稳的方法 。当儿子略有“成就”时 , 就及时表扬他;当儿子砌得不好或倒下来时 , 及时鼓励他:“没关系 , 妈妈的房子也倒了好几次呢!
重新再来 , 下次你准能行!
于是 ,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及再尝试中 , 在一次又一欠的鼓励声中 , 儿子不但学会了如何把积木砌得好 , 砌的高 , 更重要的是明白了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 虽然这次失败了 , 只要努力 , 下次就会成功 。遇到困难或挫折时 , 应积极去面对 。
两年以后 , 有一天我和已经四岁的儿子一起玩砌积木 , 比赛看谁砌得高 , 我砌的积木“不幸”半途倒下来了 , 我正惋惜之际 , 没想到儿子反过来鼓励我:“妈妈 , 没关系 , 重新再来 , 下一次你准行!”我不禁热泪盈眶:儿子 , 你在渐渐长大了!
挫折 , 是人生必不可少的 , 人生的道路就是不断受挫 , 又在受挫后奋起的旅程 。在小儿性格的发展过程中 , 外界环境和父母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 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 , 因此 , 正确的早期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
从孩子刚刚懂事开始 , 就应该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 , 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的信心 。让孩子受点挫折并不是坏事 , 这对孩子正确地对待各种各样的挫折的能力是必要的 。有助于增强孩子对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同时 ,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 , 作为父母一 , 鼓励他去克服困难 , 比替他解决困难有利得多 , 让孩子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 吸取教训 , 找出解决困难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