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培养智障学生的注意力( 二 )


对于培养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
三、注重环境熏陶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展开有赖于一定的教学环境 。从社会心学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地选择或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主体的求知欲, 调动积极的情感,从而主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职能互动的过程 。所以,注重教学环境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充分发挥它对教学的积极作用 。智障学生感觉知觉之间联系少,不易在不同物体之间建立联系 。
他们的思维直观具体,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很差 。为此,笔者常把有关单元内容的图片、文字或实物布置在教室的四周,以加强环境熏染,增加感官刺激的频率 。如在教学“水果”一词时,在教室后的植绒板上,贴上了一棵“大树”,上面挂满了“果实”(画有苹果、桔子、荔枝、梨子等有关的图片),使学生对“水果”一词意思加深了认识,并了解“水果”涵盖的果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上的迁移 。
同时,教师要十分重视教学的情感环境 。由于班级中学生残疾程度不同、类型多样,有的智障孩子常常处于无注意力状态,且注意力的稳定牲差;有的自闭症儿童上课不听指令,甚至大叫大闹 。在教学时,像传统教学那样安排教学时间、安排学生的座位是行不通的 。因此,我们就应该尝试“扇形座位亲情教学法”、“跪式教学法”,这样可以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学生以平等、宽松的环境,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正常交流,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
12
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的建议
【怎样有效培养智障学生的注意力】


四、运用多媒体音图色彩,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儿童是通过“形象、声音、动作、色彩”来思维的,对于弱智学生来讲更是如此 。所以由其认识、思维的特点所决定,更要加强直观的音图色彩刺激教学,展现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录音、幻灯,投影、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形象,恰当运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目光,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认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 。
当投影一出现,学生们的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图画,他们如见其人、如观其景,如置身其中,唤起了他们的形象思维 。在课文理解、回答问题时,学生的发言率很高,多媒体手段引起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学习兴趣 。如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师出示了动画课件,学生都能仔细地观察动态画面,听着配音,然后教师领学生轻声读课文,学生在读时能集中注意力,兴致很高,在解决老师问题时,学生均能踊跃发言,效果良好 。
又如,笔者运用多媒体教学,当学生正确解答时,多媒体课件画面上会呈现一个喜洋洋的卡通像并且还伴有鼓励性的语言或掌声,如你真棒!你真聪明!或掌声等,当学生回答出现问题时,多媒体课件画面给予提示、帮助,使其重新获取成功 。这种些生动形象而有刺激性的信息传递,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识记,而且有力地增强了刺激强度,加强学生的注意稳定性 。
注意力不稳定、转移不灵活是智障学生学习障碍的瓶颈,作为老师,把呆滞的眼神变灵活,把分散的注意变集中,把东张西望变成凝神静听,是我们完成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要根据智障孩子注意力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尝试,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收获 。
12
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