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预测,银河系至少有60亿颗类地行星,地球生物或许并不孤单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学(UBC)的一个天文学家研究团队,通过对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一系列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估算出在我们的银河系之中可能包含有大约60亿颗类地行星,这项研究报告目前已经被发表在《天文杂志》上 。


科学家预测,银河系至少有60亿颗类地行星,地球生物或许并不孤单

文章插图
银河系是一个由大量恒星系构成的天体系统,科学家曾预测银河系内的恒星大约有4000亿颗,其中7%左右是G型恒星,也就是类似于我们太阳的黄矮星 。在我们太阳系内,除了地球之外还有三颗类地行星,如水星、金星和火星 。类地行星一般默认为是绕着G型恒星运行的岩石天体,在银河系内大约有280亿颗G型恒星、60亿颗类地行星,那也就意味着差不多每五颗G型恒星周围就有一颗类地行星 。

科学家预测,银河系至少有60亿颗类地行星,地球生物或许并不孤单

文章插图
但是类地行星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诞生生命,至少还需要满足一个前提,那就是这颗行星位于其母星的宜居带之内,这样就满足了一个条件,保证这颗行星上有适宜的温度,可以保持稳定的液态水存在 。但是这个条件也并不绝对,月球同样位于宜居带之内,但是月球上既没有液态水也没有适宜的温度,月球上昼夜温差可以达到300摄氏度,是完全不适合生物生存的 。

科学家预测,银河系至少有60亿颗类地行星,地球生物或许并不孤单

文章插图
即使诞生了生命,也不能保证就一定发展出智慧文明,地球上就是如此,6500万年前一刻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到地球表面,导致当时统治地球1.6亿年的恐龙灭绝 。此后哺乳动物借此机会,在大约1000万年左右的时间里,迅速的占据了恐龙曾经的生态位,哺乳动物的发展给人类文明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某种意义来说,现代人类文明应该感谢那颗小行星可以撞击到地球表面,否则现在的地球上可能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

科学家预测,银河系至少有60亿颗类地行星,地球生物或许并不孤单

文章插图
【科学家预测,银河系至少有60亿颗类地行星,地球生物或许并不孤单】根据地球上生物的发展演化、地球在太阳系内的位置,以及太阳的性质等等,科学家依据这些限制条件来对系外行星进行筛选,这些类地行星存在生命的概率相对来说会高一些 。
作为中心恒星类似于我们太阳的黄矮星是最适合的,寿命将尽100亿年也恰好,如果质量小一些的红矮星,它们不太稳定,会经常能量爆发喷射出大量的高能粒子,正因为红矮星温度较低,那么它的宜居带就要距离自己更近一些,这也导致会经常性地受到恒星风的洗礼,根本无法诞生生命 。

科学家预测,银河系至少有60亿颗类地行星,地球生物或许并不孤单

文章插图
例如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它就是一颗红矮星,在距离我们4.22光年之外 。在比邻星周围它的宜居带之内就存在一颗行星,但是科学家对它并不抱有希望 。在这里还有一个小趣闻,大刘在写《流浪地球》的时候,这颗行星还没有被发现,因此才要带着地球去比邻星,如果晚几年等科学家发现了这颗行星,《流浪地球》这部作品可能就不会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