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格桑梅朵

妈妈格桑拉 , 妈妈格桑拉 , 我在你的眼里永远长不大;妈妈格桑拉 , 妈妈格桑拉 , 我在你的心里永远是童话 。
第一个抱过我的人
父母从部队转业回北京的时候 , 我才跟他们一起离开了西藏 , 离开了日喀则 , 离开了阿妈拉 , 央吉卓玛 。
那一年 , 我14岁 。
其实在此之前很长时间 , 我从来没有管央吉叫过阿妈 , 更没有叫过她阿妈拉 。虽然我5岁的时候 , 央吉就告诉我 , 藏语里 , 称呼别人时 , 在称呼后面加上拉字是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
但我一直固执地叫她央吉 , 这让她的很多朋友都不能理解 。可是央吉总是用很欢喜的眼神看着我 , 说小卓玛是个好姑娘 。
小时候 , 我身边的人都叫我小卓玛 , 但事实上我是汉族人 , 有自己的名字 , 徐小菲 。
听母亲说 , 央吉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抱我的人 。
母亲和父亲不在一个部队 , 母亲在青海那边的一个部队文工团 , 父亲在日喀则驻军部队 。离预产期还有一个月的时候 , 母亲请了产假 , 准备到日喀则待产 , 也许是因为一路奔波 , 母亲在从日喀则赶往部队的马车上就破了羊水 。
临产的阵痛让一向坚强的母亲忍不住痛苦地呻吟着 , 善良的马车夫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 好在他们又往前赶了一段路 , 便看到路边有卖西瓜的摊点 。
摊主是个藏族女人 , 她就是央吉卓玛 。听马车夫说了大概情况后 , 她二话不说就把母亲扶进家 , 只是央吉从来没有替别人接生过 , 她生儿子边巴的时候是村子里一个年长的接生婆接生的 。后来她去世后 , 只有7户人家的村子里 , 再也没了接生婆 。
好在央吉生过孩子 , 也算是有些经验 , 准备了热水、剪刀 , 又将火墙烧得更暖和一些 。后来央吉说 , 我没有为难她 , 很顺利就生了下来 。
第三天 , 央吉托马车夫带话给我的父亲 , 父亲赶了过来 , 他再三感谢过央吉后 , 却不晓得如何把我和母亲弄回部队 。母亲生完我后一直没有奶水 , 离开了央吉家的羊奶 , 父亲不知道部队食堂里还有什么饭菜可以把我养活 。更何况 , 3个月的产假休完后 , 母亲要回青海 , 父亲在日喀则 , 他们根本没法照顾我 , 于是便跟央吉商量 , 能不能把我寄养在他们家 。
央吉一口答应下来 。
母亲说那天央吉特别开心 , 抱着我在屋子里转了好几个圈 。
20多年前 , 那里的交通还不是很发达 , 父母常常几个月才能来看我一次 , 有熟人路过 , 就会捎些钱物过来 。而央吉总会留下那些吃的用的东西 , 却将钱款如数退还 。
其实 , 央吉的日子并不好过 , 每天我和边巴要张口吃饭 , 伸手穿衣 , 全靠央吉一个人 , 她的丈夫在她生下边巴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
我想画一个央吉出来
6岁以前的日子 , 我全部是在央吉家度过的 , 我长成了和边巴一样黑的脸庞 , 学会了讲一口和央吉一样味道浓重的藏语 。以至于后来父母去看我 , 都要央吉做他们的翻译 。央吉的母亲是汉族人 , 她也懂一些汉语 , 因此 , 从那之后 , 央吉便开始用汉语和我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