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羊水栓塞为孕妇分娩猝死主因


近来在一些影视剧中 , 常会出现孕产妇死亡的情节 , 在现实生活中偶尔也会出现孕产妇死亡的个案 , 这引发人们的关注 。采访人员采访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主任张建平教授 , 请他来详解相关知识 , 提醒医务人员及孕产妇自身应加强监测 , 对症预防 。
1
妊娠期
预防妊娠合并症
医学上将不是由于暴力而是由于体内潜在的进行性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心跳停止所引起的突然死亡称之为猝死 。张建平指出 , 孕产妇猝死有3种类型:妊娠期猝死、产褥期猝死、分娩期猝死 。各种类型猝死的原因不一定相同 。
孕妇猝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张建平称 , 妊娠期猝死多见有妊娠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的病情突变 。以原有疾病加重为主:
一类是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 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妊娠期高血压处理不及时易发生颅内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子痫(抽搐)、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等病变引发猝死 。
第二类是妊娠合并心脏病 。孕妇的总容血量较非孕期增加 , 较妊娠前增加30%—45% 。产后3日内仍是心脏负担较重时期 , 除子宫收缩使得一部分血液进入体循环以外 , 孕期组织间潴留的体液也回到体循环 。因此 , 对于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 , 在妊娠晚期及分娩后3天内可能发生心力衰竭而导致猝死 。
2
分娩期
羊水栓塞易致重病
张建平指出 , 分娩期猝死多见如羊水栓塞 , 产后出血 。
在产妇分娩期 , 羊水栓塞是孕产妇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羊水栓塞(AFE)是指在分娩过程中 , 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等一系列危重综合征 , 是孕产妇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羊水栓塞的发生较为罕见 , 国外报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总的发病率为1/80000 。但死亡率极高为70%—80% , 其中1/3为猝死 。羊水栓塞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 , 其诱因有胎膜早破、宫缩过强、前置胎盘等 。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 多因宫缩不良、前置胎盘 , 胎盘粘连植入、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所致 。各种原因所致产科出血短期内出现严重低血容量休克得不到及时纠正而猝死 。
3
产褥期
预防原有疾病加重
张建平说 , 产褥期猝死以原有疾病在产褥期加重为主 , 肺栓塞、电解质紊乱、产褥感染是产妇死亡的三大原因——
肺栓塞 。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所属分支而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综合征 。栓子多来自下肢深静脉 , 也可来自盆腔静脉 。孕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 妊娠期子宫对下腔静脉、髂静脉产生压迫 , 产后长期卧床等多种危险因素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每1000—2000个妊娠者就可能有1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 孕产妇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是非妊娠妇女的5倍 。因此临床必须做到早期预防 , 应密切观察下肢有无疼痛、麻木、皮肤温度及色泽改变等 , 产后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 , 卧位时抬高下肢 。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常见的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低镁血症等 。低钠血症可导致脑细胞水肿 。高钠血症可致脑细胞脱水而诱发猝死 。低钾血症使骨骼肌功能紊乱 , 严重时导致呼吸肌麻痹 。低钾还可以导致各种心律失常 , 致猝死 。高钾血症主要是心脏的毒性作用 , 严重者引起心搏骤停 。低镁血症时 , 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增强而传导性降低 , 因而可引起心律失常 , 还可导致低钾血症 。上述电解质紊乱若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 , 则有的患者发生猝死 。但经充分治疗后孕产妇病死率可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