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产褥期的保健要点

【新妈妈产褥期的保健要点】
1、心血管系统
孕期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 , 无论是顺产还是难产 , 均应特别注意产后3天的变化 。因为产后3天内 , 由于子宫收缩 , 大量血液从子宫进入体内循环 , 使回心血量明显增加 , 心脏负担加重 , 容易诱发心力衰竭 。
2、呼吸系统
产妇分娩后 , 因肺部不再受到挤压 , 已恢复到正常位置与状态 , 因此 , 呼吸会很畅通 , 不再有呼吸困难的情形发生 。如果产妇有呼吸困难的现象 , 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 一般需先排除肺栓塞的可能性 。
3、泌尿系统
自然分娩的产妇 , 在产后6小时内 , 要特别关注排尿情况 。因为经阴道分娩的产妇 , 膀胱在胎儿通过时受到挤压 , 而且又受到尿道周围组织肿胀、淤血、血肿或会阴切口的影响 , 致使产妇对膀胱涨满的敏感度降低 , 易产生排尿困难 , 如果在产后6小时内 , 产妇还未排尿 , 应予以导尿 。另外 , 涨满的膀胱也影响子宫收缩 。
4、消化系统
自然分娩的产妇 , 由于分娩时能量的消耗以及体液的大量丢失 , 产后感觉到特别饥饿和口渴 , 可立即进食补充能量 , 最好吃面条、粥等 。产妇产后腹部压力降低 , 肠蠕动减慢 , 容易出现便秘 , 因此 , 要吃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物 。
5、产妇产后身体的其他反应
恶露 。分娩后 , 产妇的道里会流出一些排泄物 , 这叫恶露 , 其主要由血液、脱落的子宫蜕膜组织 , 黏液等组成 。正常情况下 , 在产后1周内 , 恶露为鲜红色 , 量比较多 。到了第2周 , 血量逐渐减少 , 恶露为淡红色 。以后逐渐成为淡黄色 , 黏稠的 , 量更少 。产后3~4周基本干净 。恶露有血腥味 , 但没有臭味 。
体温 。产妇分娩后 , 除产后第一天体温略高一些(但一般不超过38℃) 。其余时间体温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 。在产后的3~4天 , 由于乳房开始充盈 , 血管扩张 , 导致乳房局部皮肤发热 , 也会引起体温短时间内升高 , 但不会持续时间太长 。产后血压变化不大 , 较稳定 。产后脉搏比平时稍慢些 , 呼吸略深 。
出汗多 。产妇分娩后汗出的一般比较多 , 这时由于妊娠期间母体内增加了很多水分的缘故 。分娩后这些水分就以出汗的形式排泄出来 , 属生理现象 。相反 , 如果产妇分娩后汗出的比较少或不怎么出汗 , 那就需要找一找原因了 。
便秘和小便困难 。分娩后 , 大多数产妇可能会出现便秘和小便困难的问题 , 其原因 , 一是因为产妇产后活动较少 , 肠道蠕动缓慢 , 所以容易发生便秘 。二是分娩时胎儿头部压迫膀胱时间比较长 , 产后腹腔压力有所改变 , 使膀胱收缩力差 , 所以容易造成排尿困难 。
6、要重视产后第一次大小便
由于生理原因 , 产妇产后第一次排尿不会像平常那样容易 , 尽管如此 , 也要想办法尽快排尿 , 最好不要超过产后8小时 , 即使没有尿意 , 也必须主动排尿 , 避免引起小便不畅甚至尿潴留 。如果实在尿不出来 , 可以用手按一按小腹部下方或使用暖热水袋敷小腹 , 以利尿的排出 。分娩后 , 如果第一次大便解不出来 , 先不要着急 , 可多吃些蔬菜、水果 , 还要多喝水 , 睡前饮1小杯蜂蜜水 。主食吃些面条、粥、汤等 , 均可缓解便秘 。注意不要吃容易上火的食物 。必要时 , 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果导片或用甘油栓、开塞露塞入肛门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