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浙大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下称浙医妇院) 。吴明远走进新生儿监护病房,放下包,换上工作服,第一件事就是逐个去看看躺在保温箱里的宝宝们 。
吴明远是浙医妇院新生儿科主任,新生儿科的一块重要内容是新生儿监护病房 。躺在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里的宝宝,80%是早产儿;而在这些早产儿中,又有25%是多胞胎早产,情况随时会有变化 。
“最近几年,病房里多胞胎早产儿数量越来越多,这很大程度上跟辅助生殖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有关 。辅助生殖技术,对不孕不育家庭来说是件大好事,可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吴主任常常在见到医院生殖内分泌科主任朱依敏时调侃她 。
一项在浙医妇院做的调查显示,源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多胎妊娠占据多胞胎总数的50%以上,而三胞胎的出生,更是有80%以上是依靠辅助生殖技术 。
在大多数人看来,能生多胞胎是件幸运的事情,可为什么在医生的眼里却成了件不乐观的事情?
案例
“一个都不能少”
27岁,是生育的绝佳年龄,对于温州的蔡小姐来说,则是她人生悲喜交加的一个节点 。
当年,蔡小姐与丈夫已结婚5年,在当地人看来,女人到了她这个年纪还没生孩子,是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不过,这一切并不是旁人以为的避孕所致,而是因为她的排卵功能不是很好,很难自然受孕 。
万般无奈之下,蔡小姐找到浙医妇院的朱依敏主任 。根据她的自身情况,朱主任给她用了些促排卵的药物,不久后她竟然怀上了三胞胎,这对这个盼望孩子已久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件天大的喜事 。
“为了保证孕妇与自身胎儿的健康与安全,我当时就建议她减胎 。可她一直坚持说自己的身体条件很好,而且家庭条件很富裕,要养育三个孩子绰绰有余 。有些人想生二胎却苦于没资格,自己一下子怀上三个,那是梦寐以求的事 。所以坚持‘一个都不能少’ 。”朱主任无奈地说 。
虽然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但在怀孕30周时,蔡小姐的三个宝宝还是提前来到了世上 。因为早产两个多月,三个孩子的体重很轻,都只有两斤多一点;而且肺部发育不好,脑部缺氧 。在保温箱里监护了一个多月后出院,医生表示可能会存在比较严重的后遗症 。
果然,在出生三个多月的检查时,医生说三个宝宝的反应能力都不是很好 。那时,蔡小姐一家到处求医问药,已经在这三个孩子身上花了50多万 。
一年后,朱主任接到蔡小姐的电话,说已确定三个孩子都是脑瘫,她很后悔当初没能听进朱主任的劝告,但为时已晚 。
切除子宫的代价
说到生多胞胎给母体带来的伤害,浙医妇院产科的医护人员们感触最深,他们也常常跟吴明远主任一样“埋怨”和“指责”朱依敏主任 。
本身就从医的姗姗(化名)也是朱主任曾接诊的一位不孕患者,当年她28岁,因为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一直没能怀上孩子 。朱主任适当给她用了些促排卵的药物,让她怀上了一对双胞胎 。但姗姗的身体很快就出现一些使用促排卵药物后的副反应,因为卵巢受到过度刺激,孕妇的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光前期治疗就花了两三万 。
好不容易一家人小心翼翼挨到了后期,姗姗的血压却急剧上升,让心脏的负担大大加重,甚至严重到心衰 。考虑到孕妇与胎儿的安全,医生不得不在她怀孕34周时帮她剖腹产,可进了产房后,姗姗又是危险状况频出 。最后关头,医生们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为了保住大人和孩子的命,必须切除产妇的子宫 。
分析
近半多胞胎容易早产
通过“多仔丸”之类的促排卵药物来生多胞胎,其实对母亲和孩子都没什么好处 。“当然对实在是没有办法自然生育的家庭除外 。”浙江省优生优育协会秘书长周爱玲说,“一个母体吸收的养分有限,当她供给一个孩子时没什么问题,但多个孩子分享这些养分时,每个孩子所能得到的就会明显减少,势必会影响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 。”
- “多仔丸”可能是“夺命丸”
- “青菜前天八毛今天一块二”
- 人艰不拆是什么意思?人艰不拆一词出自哪里
- 爸爸的爱去哪儿?特步儿童微电影《临时爸爸》直戳中国父母痛点
- 孩子对玩具“玩腻”有原因
- 让你怀上双胞胎的5招“秘术”
- 细心呵护,读懂宝宝的“小九九”
- 中医教你如何甩掉“体寒”
- 勿让宝宝在熟睡中遭受意外
- 认识宝宝身上的“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