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以下的孩子不宜接触电脑( 三 )


经验:从小细节发现兴趣点
发现识字能力
Herry两三岁时,家人从没主动教他认字,然而有一次吴先生惊奇地发现儿子竟然认识字了 。那天,父子俩走在路上,Herry指着路边停着的一辆车对父亲说“报日门厦”,吴先生一看,果然是“厦门日报”的送报车 。在吴先生的追问下,Herry告诉父亲,他是从电视上学来的 。从这个小细节上吴先生感觉自己的孩子识字能力可能比较强,就到书店购买了一套学汉字的VCD光盘 。
从此,Herry的识字能力也就逐步加强了 。
到了四岁多时,Herry已经可以认识四千多个汉字了 。学英语也是如此,吴先生说,当初无意地给儿子买了英语VCD光盘,没想到他却越看越感兴趣 。
创新思维锻炼
吴先生说,现在社会注重创新能力,对于孩子的培养也理应如此 。创新思维需要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有拓展思维的想象空间,千万不能去压制孩子的思想,不管他是对的还是错的,做父母的一定要“善待” 。儿子正是有了这良好的生活空间,其想像力和思维方式都比同龄人突出 。

12 3
居里夫人的家教“诀窍”
一个“穷”爸爸的育女心经



>孩子有很多收获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而在于平时父母对他的引导 。吴先生告诉采访人员,和孩子在一起时,他们经常交流、沟通,对孩子的发问他从不嫌烦,因此儿子有不懂的问题就问他,如果碰到他也不懂的,两个人就会齐心协力去查阅相关资料 。这样做既增进了父子感情又培养孩子爱学习和思考,能收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效果 。
创造活动空间
吴先生为了给儿子营造一个活动空间,买了一套160多平方米的房子,除了留下必要的卧室书房 。将剩余的空间布置得宽敞简洁 。他还在孩子卧室外的小阳台上放了一个小型跑步机,让孩子更有舒缓的余地 。
吴先生说,这样的安排都是为了孩子的活动需要,有了空间,孩子在家也可以灵活地玩耍,不必受空间的局限而影响活动的兴致 。当然,孩子的活动范围并不只限于房内 。
一有空吴先生就会带儿子出去走走看看,为孩子创造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 。
培养健康心态
如今,父母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是必然的,但是如何去满足孩子的要求呢,是有求必应,还是有理有节地满足呢?对此,吴先生自有一招 。儿子喜欢买书,他从不吝啬 。吴先生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兴趣了,他就会自觉地投入 。而儿子想要那些玩具枪、积木、拼图等,吴先生也会满足,只是不会马上就答应 。
他会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你读书也要用好多钱,钱要留着交学费买书本,不能乱买玩具 。
一段时间后,吴先生又会把孩子要的玩具买回来,并跟他说“Herry最近很乖、表现不错,这是给你的奖励 。”
吴先生说,在物质上不能让孩子形成一种“非要不可”的观念,什么东西都满足他,会对他今后的自立、自强产生不良影响 。应该从小就培养他一些好习惯,让他明白只有劳动才能获得丰收的道理 。
支招:培养孩子的兴趣
开扩法:人在多接触事物、多读书、多联想过程中会激发兴趣 。赋予孩子以更加开扩的生活,在开扩的实践中,帮助孩子在接触和参与中还要积极思想,展开联想,感受愉快,强化体验 。学习兴趣,爱好,包括一种说不清楚的强烈的学习要求都会从内心里自然产生和发展 。
突破法:培养孩子的兴趣,要有所重点,宁缺毋滥,找准一个突破点,从而举一反三 。也就是说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扬自己的优势,使自己的优势部分充分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