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气虚的该怎么调?饮食和中医调理双管齐下


【产后气虚的该怎么调?饮食和中医调理双管齐下】分娩是一个极度消耗体力的过程,如果新妈妈在孕前体质就不是很好,那很容易在产后出现气血两虚等症状,对于这些产后不良体质的新妈妈,在注意休息的同时,也可以采用中医调理方法 。
中药调理:
人参:人参性温,味甘、苦,功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宁神益智,生津止渴,为补益强壮养生佳品,常食可补五脏,益气血,补虚弱,耐疲劳,安精神,生津液,明目视,增智力,状元阳,抗衰老 。使用时,可用人参一味煎汤,参汤有益气固脱之功效 。
黄芪:味甘性温,为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有强心、保肝、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强壮作用 。大剂量(30~60克)的黄芪有降压、利尿、增加血浆蛋白等作用 。故常用于高血压、肾病,属阳气衰弱者,收效良好 。黄芪还有益气安胎的功效,常用于妇科保健 。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为清补保健之品 。凡是不耐人参之温者,都可以用西洋参 。以西洋参替代人参,可养阴功增强,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干而渴,出大汗者服用,为运动后保健的佳品 。西洋参与灵芝一同服用,有健脑的功效,久服可令人益智不忘,并有预防中风的功效 。
党参:味甘性平,功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为平补保健之品,久服令人长寿 。据研究,党参有强壮作用,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能使红细胞增加,白细胞减少,使周围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
饮食调理:
牛肉:每100克牛肉中含蛋白质20.1克,脂肪10.2克,钙7毫克,磷170毫克,铁0.9毫克,维生素B20.5毫克,由于其脂肪含量少,故适宜于血管硬化、冠心病、糖尿病人食用 。中医认为,牛肉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强筋健骨和消水肿,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泄泻、脱肛、消瘦、水肿及精血亏虚引起的筋骨酸软,四肢无力等 。常吃牛肉“补气功同黄芪”,无病可强身 。因此比较适合气虚体弱的孕妈妈食用 。
猪肚:每100克猪肚中含有蛋白质14.8克,脂肪3.7克,钙22毫克,磷84毫克,铁0.9毫克,维生素B20.2毫克 。中医认为猪肚性温味甘,功能健脾胃,补虚损,适用于虚劳、消渴、胃虚隐痛者 。常吃猪肚,有利于恢复元气,改善气虚体质 。
黄鱼:黄鱼又名黄花鱼 。每100克中含有蛋白质17.6克,脂肪0.8克,钙33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20.1毫克 。黄鱼的白脬可炒炼成胶,再焙黄如珠,具有大补真元,调理气血的功效,对于治疗亏血过重,元气大虚的症候,有显著的效果 。
糯米:糯米由黏性很强的支链淀粉构成,加热后产生较多可溶性的糊精和麦芽糖成分,米粒不透明,煮熟后胶结成团,有黏性,可制成花式繁多,风味迥异的食品 。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发热量高 。中医认为,糯米性味甘温,功能补中益气,主治脾胃虚寒,久泄食减,自汗不止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