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顾出牙期的宝宝( 二 )


烦躁、烦躁不安等症状时,一般只要给以磨牙饼让宝宝咬并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 。
附:
6~8个月 。
8~10个月 。
12~16个月 。
16~20个月 。
20~30个月 。
每个宝宝有自己的成长时间表,不能强求一致 。儿保医生建议,只要不晚于10个月出牙都属正常,如果10个月仍无任何出牙的征兆,则应该做一些适当的检查,找到迟迟不出牙的原因 。
导读:刚出生的宝宝,牙床上光突突的,但是乳牙其实已经在里面孕育着了 。这个时期,家长要做到的就是给宝宝充足的营养 。

刚出生的宝宝,牙床上光突突的,但是乳牙其实已经在里面孕育着了 。这个时期,家长要做到的就是给宝宝充足的营养 。
出牙后
看着宝宝那一口可爱的小白牙,欣喜之余,千万不要以为牙齿长出来就万事OK了,正确的口腔护理,是日后宝宝拥有整洁、漂亮牙齿的关键 。
妈妈要做的
正确的口腔清洁护理
宝宝吃过食物后,再喝些白开水,清洁口腔 。每天早晚,妈妈最好用纱布裹手指,沾清水擦宝宝牙齿,养成爱牙的习惯 。
为牙齿做保健操
有了牙齿,一定要利用它锻炼它,否则牙齿长不好 。这时可以有意给孩子吃些较为粗糙、干硬或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及烤馒头等等 。这些食物在口中咀嚼,有明显的磨擦洁净作用,既可以刺激牙齿生长,还能增强牙周组织结构,使窝沟变浅,从而减少和防止龋齿发生 。
不接触含糖类食物
不主张给宝宝吃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块 。因为此时宝宝还不会自己清洁牙齿,吃糖后口腔酸度迅速增加,发酵产酸,溶解牙齿表面的钙和磷,易促进龋齿的形成 。
不含奶瓶睡觉
还要避免婴儿含奶头睡觉 。孩子入睡后唾液分泌和吞咽动作大大减少,留在口腔的奶汁便为腐蚀性细菌繁殖提供了充分养料,反而助长了龋齿形成 。
不可嚼食喂宝宝
患有龋齿的家长,不可用嘴嚼食物喂给孩子,以免将自己口腔中容易引起龋齿的细菌传播至孩子口中(顺便说明,因为不卫生,即使无龋齿,也不宜如此) 。孩子1岁半左右,即可教他们饮食后或睡前用温开水刷牙或漱口 。2~3岁的孩子,20颗乳牙出齐后,应该培养刷牙习惯,注意方法正确,下牙向上刷,将牙齿前后、内外都刷到 。晚上刷牙后、睡眠前不吃糖果和其它甜零食 。小婴幼儿可由家长用清洁纱布或棉签擦洗牙齿 。一旦发现孩子乳牙龋洞应给予及时治疗 。
本文授权PCkids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如何照顾出牙期的宝宝】(编辑:赵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