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妈妈:如何避免孩子走失

从电影《亲爱的》到《失孤》,无时不刻地提醒着父母们,要保护好孩子,保卫自己的家庭和幸福 。写在最前面的提醒:请把安全隐患如实地告知给孩子,让孩子了解危险并知道如何求助 。请明确告诉孩子迷路之后怎么做,含糊不清的约定只会让孩子迷惑 。请不要责备孩子为什么迷路走失,迷路走失并不是孩子一个人为什么孩子容易跟着其他人走

儿科医生妈妈:如何避免孩子走失

文章插图
儿科医生妈妈:如何避免孩子走失

文章插图
第一,孩子天然乐于善待别人,喜欢善待别人并得到夸奖 。
第二,孩子不知如何拒绝别人,尤其无法拒绝美食的诱惑 。
【儿科医生妈妈:如何避免孩子走失】第三,孩子通常认为大人是不会说谎的,尤其非常相信“你妈妈说......”“你爸爸说......”这样的话 。
第四,孩子大都愿意相信熟悉的人,相信穿制服的人(如警察、保安、邮差),并且很自然地对和蔼、亲切、漂亮的人有好感 。
Part 1与孩子一起演习正确的处理方式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 。我们需要未雨绸缪,提前与孩子说好出现什么情况该怎么做,并且通过反复强调演练,让他获得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也许有些朋友会说,对小朋友进行这样的教育,是否会令其失去对人的基本信任 。但是,“如何避免孩子走失”,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不能轻易接受考验的命题,让孩子在适当的年龄恰当的时间了解身边的危险,会让孩子觉得更有安全感 。
2013 年应《人民日报》海外版的邀请,做了一次关于“如何保护孩子”的微访谈,接到了不少家长给我的留言 。在微访谈过程中,很多家长提及了他们最大的忧虑—— “如何避免孩子走失” 。当时,我的儿子刚过四周岁生日不久,是个善良又善辩的小朋友,从家庭到幼儿园,我们陆陆续续给他做过一些安全方面的教育 。以下内容系2013年我与4岁的儿子的对话,一方面测试他的安全意识,一方面借机继续深入安全教育 。
提醒:我们明确告诉孩子,他有权利拒绝他人提出的要求,尤其是那些让他感觉不安全、不舒服的要求,我们这样教导孩子,并不是引导他撒谎,我们的生活中允许善意的谎言 。
面对各种诱惑
场景一:陌生人的美食诱惑
我:如果有不认识的人给你好吃的零食,你会怎么做?
儿子:我不拿!因为他们有可能是坏人,好吃的东西里面可能加了不好的东西,不能吃的!
我:如果别人给你零食,你可以告诉他“谢谢,我不要”;如果别人硬要塞零食给你,你可以告诉他“谢谢,我等一会儿再吃”,然后把别人给你的零食带回家或者幼儿园交给妈妈或者老师来处理 。妈妈每天都会在你的书包里放一些你喜欢吃的零食,如果你的肚子饿了,随时都可以在自己的书包里拿零食吃 。
儿子:好的,妈妈!
场景二:认识的人的美食诱惑
我:如果理发店和宠物店(我和儿子经常去)的叔叔或者兴趣班的老师给你好吃的零食,你会怎么做?
儿子:那我就拿来吃喽!
我:理发店、宠物店和兴趣班里有很多叔叔和阿姨,妈妈也不是很熟悉他们啊 。如果他们给你零食,你可以告诉他们“谢谢,我不要”;如果他们硬要塞零食给你,你可以告诉他们“谢谢,我等一会儿再吃”,然后把零食交给妈妈来处理 。妈妈都会在包包里为你准备好吃的零食,如果你的肚子饿了,可以向妈妈要零食吃啊 。
儿子:嗯!嗯!
儿科医生妈妈:如何避免孩子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