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习俗:传统VS现代( 三 )


“惊跳”是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宝宝在入睡或清醒时 , 在听到响声后肢体会快速地抖动几下 , 出现“惊跳”现象 , 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
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大脑皮质功能发育还不完善 , 神经纤维周围的绝缘组织即神经髓鞘还没有形成 , 外界响声从听神经传入大脑神经中枢时 , 神经冲动可同时波及到大脑控制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上 , 引起四肢肌肉的抖动 。这种现象随着宝宝长大会逐渐减少、消失 。如果妈妈做一下试验 , 轻轻碰碰宝宝任何一个部位 , 宝宝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 , 四肢伸开 , 并很快向躯体屈曲 。还有些爸爸或妈妈认为出现“惊跳”现象是因为抽筋或缺钙 , 事实并非如此 , 因为当宝宝肢体抖动时 , 如果轻轻压住肢体 , 可以使肢体停止活动 , 而抽筋时轻轻按压不能停止肢体抖动 。
科学训练宝宝听觉的方法
首先 , 要给宝宝一个有声的环境 , 如、关开门声、水声、刷洗声、扫地声、说话声等家人的正常活动产生的各种声音 , 以及室外的车声、人声嘈杂声等 。这些声音会给宝宝听觉的刺激 , 促进听觉的发育 。
其次 , 除了自然存在的声音外 , 爸爸妈妈还可人为地给宝宝创造一个有声的世界 , 使其接受丰富的听觉刺激 。如各种形状的吹塑捏响玩具、各种音乐盒、哗铃棒、摇铃、拨浪鼓、悠扬的手风琴声及各种发出声响的悬挂玩具等 。在宝宝清醒时 , 爸爸或妈妈可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动玩具 , 发出响声 , 引导宝宝转头寻找声源 。除了用音响玩具外 , 爸爸妈妈还可以拍拍手、学小猫“喵呜”叫、学小狗“汪汪”叫等逗引宝宝 , 使他(她)作出向声音方向的转头反应 。除了用玩具训练宝宝的听觉外 , 平时在宝宝清醒时 , 妈妈要用亲切的语调和宝宝说话 , 逗宝宝发音 , 以促进宝宝听觉的发展 。特别是妈妈的亲热话语 , 会使宝宝感受到初步的感情交流 。
导读 , 究竟是现代的护理方法更科学前卫 , 还是传统的育儿习俗更实用有效
不许碰宝宝前囟门
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没有科学根据
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新生儿的囟门是命门 , 不允许碰 , 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 。甚至医生在为宝宝检查囟门的张力和大小时 , 也往往会遭到父母的质疑 。
囟门 , 俗称“天顶盖” , 是宝宝颅骨与颅骨之间尚未完全衔接的空间 。两块额骨与顶骨之间形成一个无骨的 , 只有脑膜、头皮和皮下组织的菱形空间 , 叫前囟门;两块顶骨与枕骨之间形成一个无骨的小三角 , 叫后囟门 。人们常说的囟门是指前囟门 。新生儿前囟平均是2.5×2.5厘米 , 也有个体差异 。宝宝前囟如果小于1厘米 , 或大于3厘米 , 就应引起重视 , 因为前囟过小常见于小头畸形 , 前囟过大常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 。囟门固然很重要 , 要注意保护 , 但传统育儿经验中“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的说法 , 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
囟门是反映宝宝疾病的窗口
宝宝出生时 , 由于头颅受产道的挤压 , 颅骨常常相互重叠 , 所以囟门比较小 。出生后由于脑的迅速生长 , 重叠的颅骨被渐渐撑开 , 囟门反而变大了 。正常的囟门外观平坦或稍微下陷 , 还可触及搏动 。随着宝宝颅骨的不断生长 , 颅骨边缘不断生长新骨 , 使囟门逐渐缩小 , 直至闭合 。一般来说 , 前囟门应于生后18个月前闭合 , 后囟门在生后3个月内闭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