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如何才能让宝宝懂得期待

0~1岁的宝宝,哭声似乎成了爸爸妈妈的军令状,只要听到哭声,爸爸妈妈必到,而且还是有求必应 。
我刚开始喂养丫丫的时候,一听到她哭,心里就先发慌,马上看她哪里出了状况,赶紧把奶嘴放到她嘴巴里,基本上把丫丫的哭声当成了命令 。
【爸爸妈妈如何才能让宝宝懂得期待】其实大人大可不必那么冲动,宝宝也应该学会等待,把有期限的等待看成是自然而然,这样在未来的成长路上,他就不会为非要得到某件东西而钻牛角尖了 。同时,因为心中有了向往和期盼,迟到的收获也许更能让宝宝感到欣喜 。
对现在的宝宝来说,爸爸妈妈只要能满足他们的,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基本都是不缺吃、不少玩的,而这会让他们的耐心消弭掉 。
一旦遇到自己没有的或想要的东西就得立刻拿到手、吃到嘴,性子特别急,如果一时半会儿拿不到,就像是天大的事情发生了,先哭个昏天黑地再说 。
而爸爸妈妈们,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不仅不忍心也没有闲散时间跟宝宝静下心来沟通,让宝宝学会等待,而是有求必应,经常是无条件地满足家中唯一宝贝的愿望 。
慢慢地,面对父母的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在宝宝的头脑中会逐渐形成这样一个思维:我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 。宝宝欲望似乎越来越大,而耐心却越来越小,父母的爱和关注,以及立即行动的执行力,让宝宝变得越来越“贪心” 。
长期如此,一旦宝宝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事情,就会变得易怒、狂躁,甚至钻牛角尖 。
如果一直压抑着自己,就有可能酿成心理疾病 。
一旦用了不适当的泄愤方式,还可能伤人伤己 。因此,让宝宝懂得拒绝和期待很重要 。
有一阵子,丫丫特别能喝牛奶,我们都担心她的消化系统受不了,于是和她商量:“丫丫,我们今天喝到这里吧,明天再吃好不好?”丫丫看到我准备拿走奶瓶,抱着奶瓶就是不松手,小手还真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我拔都拔不动 。最后软磨硬泡地拿走了,她便开始大哭 。
我边应和着边说:“奶来了奶来了,丫丫不哭了,马上就来……”在安抚她的同时,去把奶瓶洗干净 。如果她再哭,我就会说:“呀,今天奶瓶空空了,丫丫已经吃饱了对不对?就是要妈妈抱呢……”丫丫被我抱起来以后,走了两个来回,就安然入睡了 。
表面看来,阻止了宝宝吃奶,其实是让他明白拒绝的含义 。宝宝从来没有尝试过被制止和被限制的味道,所以,让宝宝晚一天吃到他想要的蛋糕、晚一会儿喝到他想喝的果汁、迟一个星期得到他渴望的玩具,这些稍微的延迟满足,是宝宝良好性格养成的重大推动力 。
那么,爸爸妈妈们又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懂得期待呢?
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听到宝宝哭时自己先沉住气 。
我一般都是先把声音传达过去:“妈妈马上来哦……不要着急!”这本身就是一种回应,因此应该会比较奏效 。然后趁势和他说说话,告诉宝宝你正在做什么,等一分钟妈妈就会过来,宝宝能从妈妈熟悉的声音中得到安慰、消除内心的恐惧 。
如果这时宝宝仍旧哭,索性就让他哭上一两分钟,这有助于建立他的耐心 。适度的哭还能增加肺活量,对宝宝的健康很有好处 。等你把自己手里的事告一段落,他的耐心也磨练了一段时间了,再去满足他的愿望 。如此几次,宝宝会发现,原来哭的用处不大,以后就会慎重选择了 。
宝宝会对自己的需求进行审视,态度就会从¨愤怒”变为平和了 。到宝宝10个月左右能稍稍听懂一点话时,他提的一些要求,比如想要一件玩具或是好吃的,父母也可以迟一会儿给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