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好月子,健康一辈子

传统坐月子中,有民俗鼓吹“坐月子不能喝水,只可以饮酒!”“坐月子不洗头!”“坐月子天天吃大补!”“一定要坐满30天月子!”坐月子似乎是人生的一个难关,让许多正在怀孕或是刚生产的妇女神经紧张!其实这些坐月子禁忌必须考虑到时空背景的因素,包括从前生活的环境、气候、民情风俗,而现代生活日用物品电器化、水源不同等等的考量下,坐月子的禁忌不一定要全盘接受,月子要做得科学化、现代化、舒适化!
传统习俗为何要坐月子?
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汉《礼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称之“月内”,是产后必须的仪式性行为 。
【坐好月子,健康一辈子】以社会学的论点,坐月子是协助产妇顺利度过人生转折,因为婴儿产出让身体、生活有所改变,从人妻到人母、从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仪式促使产妇进入神圣地位,周边的人甘愿为她付出,产妇趁此机会发泄累积的不平情绪,消除长期积劳 。
从中医学角度论述,因为经过生产时的用力与出血、体力耗损,处于“血不足,气亦虚”的状态,大约需6~8周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怀孕前的生理状态 。这段时间的调养正确与否,关系到未来日子的身体健康,如果能抓住生产的机会调整体型,或治疗某些生产之前身体上的症状,按照正确的方法坐月子,好好的补充营养、充分休息,就能带给你往后几十年的健康身体 。
现代坐月子让你清爽舒适一个月
古早的坐月子禁忌,例如不可探视产妇、不可外出、不可进庙、不可沐浴、不能参与祭祀等等,都是基于对产妇的“隔离保护”措施,提供一个不受干扰、可以完全卧床静养的环境 。以现代西医理论加上中医的观念,非常赞成对产妇的隔离保护,但实行的方法与古早不同,然而目的都是避免产妇感染,让产妇休养、恢复体能与健康,所以应当用合乎科学的方式坐月子,推动以下产后养生新主张:
习俗一:月子里不能洗头、洗澡,因为会受风寒侵袭,将来头痛,身体痛 。
中医透析:
产后可以洗浴,但夏天要在产后3天,冬天宜在产后1周后,并且洗的次数不要太频,尤其是体虚者 。洗浴水温要温暖,即使在炎夏也不可低于37℃,因为太凉会导致产妇气血凝滞,日后可能患月经不调,身体疼痛 。
洗浴后如果头发未干不可辫结,也不可马上睡觉,否则湿邪侵入而造成头痛、脖子痛 。
西医透析:
如果会阴部没有伤口,而且疲劳已经恢复,随时都可洗沐浴,不宜用盆浴 。但每次洗浴时间不要太久,每次5-10分钟,以20℃的室温、34-36℃的水温最为适宜,洗后赶快擦干身体,及时穿好衣服,以免受凉感冒 。
应用提示:产后洗澡、洗头有益于产妇的健康 。至于何时开始,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所处地域气温来选择以上两种方法 。勿让水温太凉,以防身体受冷引起诸多不适 。
${FDPageBreak}
 
习俗二:月子里不能刷牙,梳头发,这样做将来牙齿会过早松动及头皮疼痛 。
中医透析:
产后应该洁齿 。因为月子里进食大量糖类、高蛋白食物,最易坏齿,引起口臭、口腔溃疡等,所以刷牙会保护牙齿和口腔 。但宜在产后3天后采用指漱,即将右手食指洗净,或在食指上缠上纱布,把牙膏挤于指上,以手指充当刷头在牙齿上来回擦拭,然后再用手指按压齿龈 。这样做会活血通络,反而有牢固牙齿的作用 。
西医透析:
产后应与平时一样每天刷牙、梳头 。产妇所进食的食物大多细软,本来就失去了咀嚼过程中的自洁作用,更容易为牙菌斑的形成提供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