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错误与小错误( 三 )




孩子间的交往 , 别怕吃亏
我好奇 , 我提问




孩子对事物好奇的行为 , 代表着一种求知的欲望 。所有孩子都有求知的欲望 , 也有发展的潜能 , 借着探索、操弄、发问 , 儿童满足了求知的欲望 , 智能也因此而获得增长 , 因此 , 每一次尝试新事物的过程 , 对孩子来说 , 都是大好事 。
作为教育者 , 父母、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多问、多发表 , 因为这样不但能增进孩子的语言能力 , 也能帮助他学习周遭的事物 。
尽管如此 , 在面对爱发问的孩子时 , 父母也不要忙着回答他 , 而应先分辨、了解 , 孩子发问的动机:
·不正当提问
是孩子缺乏父母的关心与注意 , 因此才喜欢紧跟大人亦步亦趋地问个不停;
·出于求知
孩子是出于求知欲满足的缘故 。
只有在明确了孩子的提问动机后 , 选择处理方式时才会更具有针对性 。
想引起父母注意的宝宝
如果孩子发问的动机是想引起父母的关心和注意 , 父母需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拥抱 , 同时要避免指责或禁止孩子发问 , 让孩子在父母的关心和拥抱中慢慢减少这种不当的发问 。
想知道一切新事物的宝宝
如果孩子是属于求知欲型的 , 则父母可依其孩子的年龄和程度的不同来回答 。如果孩子所提出的问题是父母可以立即回答的 , 则尽量当场答复 , 如果是属于比较简单的问题 , 父母也可以借着反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 让他有机会可以思考 。
孩子问的尴尬问题
有时孩子的问题会令父母惊讶 , 同时也会因没有很好的答案而感到尴尬或者哑口无言 。
可父母不必觉得有失面子 , 毕竟父母不是“百科全书” 。遇到这种情形 , 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 , 寻找答案 , 研究讨论 , 这种不厌其烦地和孩子共同寻找答案的整个过程 , 就是一个非常棒的身教表现 , 也是机会教育 , 让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学习研究的精神 。
抽象的问题怎么答
如果孩子年纪较大 , 所问的问题是属于抽象、观念性的问题 , 并无标准答案可循 , 这时 , 父母不妨鼓励孩子到学校请教老师和同学 , 听听她们的看法、想法 , 这种方式可增广孩子的听闻 , 让孩子体会事物的多面性 。
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
孩子好奇、爱发问是个好现象 ,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一连串的问题感到厌烦或者认为那是一个傻问题、异想天开的想法 , 父母要学习不论在任何时候或场合 , 尽量避免指责或禁止孩子发问 , 如果父母真的很忙或很累 , 也要婉转的告诉孩子稍后再和他讨论 , 否则孩子在受到责骂及得不到回答时 , 容易产生挫折感 , 及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 日子久了 , 亲子间的感情也会变得疏离 。
因此 , 父母对孩子的一些傻问题 , 或者异想天开的问题 , 均要认真回答 , 同时要鼓励孩子多发问 , 培养和孩子一起交谈的习惯 , 在一问一答之中 , 亲子间的话题便源源不绝 , 一方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 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