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错误与小错误



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以经营技巧高超、管理方法先进 , 被誉为“经营之神” 。
后滕清一原是三洋电机公司的副董事长 , 后来投奔松下公司 , 在担任厂长时 , 工厂失火烧掉了很多财产 。后滕清一心中十分恐慌 , 以为不被革职也要降级 。不料 , 松下幸之助接到报告后 , 只对他说了四个字:“好好干吧!”
松下幸之助这样做 , 并不是姑息部下的过错 。
在过去 , 后滕清一即使只因打电话的方式不当 , 也会受到松下幸之助的严厉斥责 。这种严谨的作风可以说是松下幸之助的管人秘诀 。
然而 , 后滕清一在这次火灾发生后没有受到惩罚 , 他更加心怀愧疚 , 对松下幸之助也更加忠心效命 , 并以加倍的工作来回报 。
松下幸之助的这种做法 , 巧妙地抓住了人们的心理 。在犯小错误时 , 当事人多半并不在意 , 因此需要严加斥责 , 以引起他的注意;相反 , 在犯下大错误时 , 傻子也知道自省 , 因此就不必要再去给予严厉的批评了 。
父母感悟:
松下幸之助的做法很值得父母们学习 。
很多父母易犯这样的错误:
对于孩子所犯的微小错误 , 父母跟孩子一样 , 不去注意 , 更不用说去提醒孩子注意了 , 其实 , 有些细小的错误 , 常常是孩子做事态度出现问题而引起的 , 如果不及时纠正 , 往往会养成孩子不良的做事习惯 , 或者使孩子的价值观出现偏差 。
相反 , 当孩子犯了大错误 , 连不成熟的孩子都很清楚错误的严重程度、所犯错误的原因、该如何改正等等 , 正在内疚、痛苦 , 需要安抚的时候 , 父母非但不去抚慰那颗脆弱的心 , 也不等孩子从挫折感中恢复出来 , 就在现场大呼小叫 , 一遍遍捶胸顿足地数落孩子 , 甚至将孩子过去所犯的错误都翻出来数落一遍 , 往往不但达不到适时教育孩子的目的 , 有时还会引起孩子极大的逆反心理 , 使他在突然间失去了内疚感 , 用无理狡辩来反抗父母、保护自己 , 久而久之 , 孩子就有可能变成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 一个不可理喻的“坏”孩子 。
这种“坏孩子”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是由父母培养出来的 。
采编自:父母手记


------------------------------------------------------------------------------------


孩子的权益 , 理该尊重
孩子间的交往 , 别怕吃亏




孩子们在一起玩 , 刚刚还热热闹闹、亲亲热热的 , 可不一会儿就会闹矛盾 , 由于孩子们都不太善言语 , 往往争执没几句就直接武力解决问题 。
妈妈们在一边看着 , 都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吃亏 , 因此 , 往往把自己孩子拉开带回了家 , 并告诉孩子以后不能和他们一起玩 , 可是 , 孩子们都有些健忘 , 昨天刚打过架 , 今天又屁颠屁颠地凑一起 。有些妈妈为了防止宝宝吃亏而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小玩伴们玩 , 从中作梗最常用的方法便是连哄带吓:“忘了昨天××打你了吗?还嫌吃的亏不够……”可是 , 面对小玩伴的召唤 , 心痒难耐宝宝怎能把妈妈的话听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