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素丽儿问题奶粉事件凸显洋奶粉质量参差不齐的现实( 二 )



奶粉确有问题 , 缘何4个月后才通报、下架?对此 , 园区工商部门介绍 , 查封后已经要求涉案单位立即召回问题奶粉 。但由于犯罪嫌疑人在被抓获前销毁了玺乐丽儿的部分销售记录 , 导致之前流入市场的奶粉中 , 有哪些生产批次、批号的奶粉存在问题 , 及其具体流向难以锁定 。

对于这一表态 , 消费者并不买账 。
一位长期在上海高端超市购买美素丽儿奶粉的母亲说:“不清楚就不召回 , 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不负责任 。”


3月29日 , 江苏有关监管部门“姗姗来迟”地在网络上公布了合格奶粉的批次 。

层层关卡难管“一袋奶”

层层关卡 , 没有堵住问题奶粉流向市场 , “美素丽儿”问题奶粉事件再次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的缺位和割裂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说 , 苏州已经查封、全国仍在热销 , 暴露了分段监管、信息不共享的弊端 。如今食品监管职能已经整合 , 要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 , 需要监管部门切实承担应尽的职能 , 建立源头治理、全程监管、预防为主的监管机制 , 而不是出了问题“踢皮球” 。

更重要的是 , 事件也提示了加强对洋奶粉监管的紧迫 。洋奶粉从生产、分装、到运输、售卖的链条较长 , 任何一个环节放松监管 , 最终损害的都是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