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小药箱

迎玖话题
宝宝的出世给爸爸妈妈们带来许多从未体验过的快乐,同时也给爸爸妈妈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功课 。宝宝的健康当然被视为第一要事,宝宝稍有不适,爸爸妈妈便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常常抱起孩子就奔医院 。但往往是虚惊一场,拿点小药回来了事 。所以,如果家里为宝宝准备一个小药箱,就方便多了 。














专家解疑
专家:丁晓萍(海军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宝宝小药箱应备有哪些药?
【宝宝小药箱】宝宝小药箱应常备以下几种药:
(1)眼药水 。经产道娩出的新生儿,易患结膜炎,眼分泌物增多、应滴注眼药水 。
(2)碘伏 。新生儿应在每次洗浴后用碘伏涂擦脐部,直至脐带残留部分干燥后自行脱落 。
(3)鞣酸软膏 。小儿患尿布湿疹或臀红时使用 。
(4)退热药 。发热是小儿常见症状,2个月以内的婴儿尽量不用口服退热药,以物理降温为主;6个月以上的小儿发热,可选用一些退热药 。
(5)止泻药 。腹泻是小儿常见病 。
(6)颠茄片,治疗痉挛性肠绞痛 。
(7)感冒药 。
(8)治疗便秘药,临时解决小儿因大便干燥导致的排便不畅 。
(9)止咳药 。
(10)外用药 。创可贴、紫药水等 。
宝宝小药箱存放药物应注意什么?
宝宝小药箱中一般都存有小量的常用药以备用 。这些药如果保管不妥,或放置时间过久,就会变质失效,使用后非但不能治病,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所以,要注意药物的妥善保管 。首先要分门别类,做好标记 。原包装完好的药物,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 。散装药应按类分开,并贴上醒目的标签,写清存放日期、名称、用法和用量 。
外用药不能内服,因此必须与内服药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记 。其次要避光 。西药大多是化学制剂,阳光中紫外线能加速药物变质,特别是维生素、抗菌素类药物,遇光后都会使颜色加深,药效降低,甚至变成有害的有毒物质 。
第三是密封 。空气中的氧气能使药物变质 。所以,无论是内服药还是外用药,用后一定要盖紧瓶盖,以防药物氧化变质失效 。此外是保持干燥,在低温阴凉处保存 。干燥是为了防潮,有些药品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且吸收水分以后很快变质 。药物的化学反应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温度上升10度,化学反应速度可增加2至4倍 。有些药物必须低温保存的,一定要放入冰箱内 。
最后是定期更换淘汰 。任何药物,即使完全按照避光、干燥、密封、阴凉的要求存放,也还会自然失效 。因此,每年要定期对家庭备用药进行检查 。对未标明生产日期的最好不要使用 。
如何识别药物是否变质?
为了避免服用已变质、失效的药品,确保用药安全有效,需要对药物是否变质作出正确判断 。家中存放的药品在使用前或定期检查中发现有以下情况时,不可再用 。片剂:糖衣片出现变色、发霉、衣层裂开、粘连、黑点等;非糖衣片出现变色、斑点、松散、潮解、异味等 。胶囊剂:出现变软、破裂、内容物变质等 。散剂:出现潮湿结块、发粘、发霉等 。
药水、糖浆类:药液中出现浑浊、沉淀、有霉点、变色、发酵、酸败、异味等 。外用药:眼药水出现变色、浑浊、沉淀、结晶、霉点等;各种眼药膏和外用油膏出现油层、药物结晶析出而又不能调匀或产生异味、颜色加深等 。中成药:药丸或片出现发霉、生虫、潮解等 。针剂:出现变色、沉淀、浑浊,有絮状物 。药品已超过有效期(或失效期)的,不管其外观怎样,都不可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