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释引起胎停育有6因 中医治疗辨证施治是关键

胎停育对准妈妈打击大,中医如何解释胎停育呢?结合前人的认识和临床实际,中医解释导致胎停育的常见症状有:肾虚、气血虚、肝郁、脾虚、湿热、血瘀等 。
中医解释引起胎停育的原因
1、肾虚:“肾主生殖”,故肾虚直接影响孕育 。
(1)肾阳虚: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天癸不能按时而至,或至而不盛;或房事不节,久病及肾,或阴损及阳等,导致肾阳虚弱,命 门火衰,冲任不足,胞宫失于温煦,严寒不能胎固 。
(2)肾阴虚:房劳多产,失血伤精,精血两亏,或素体性燥多虑,嗜食辛辣,暗耗阴血而导致肾阴不足,肾精亏损,精血不足,冲任失 滋,子宫干涩,不能濡养胞胎而致胎停 。
(3)肾阴阳两虚:肾阴虚和肾阳虚的证侯可先后或同时出现,兼有上述两型的证侯特点 。
2、气血虚:“胎气本系血气”,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饮食、劳倦伤脾,气血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耗气伤血,都可以导致气血 两虚,冲任不足,不能载胎养胎,而致胎停 。
3、肝郁:女子以血为本,肝主藏血,喜疏泄条达,冲脉隶属于肝,司血海,为机体调节气血的枢纽 。如因七情六欲之纷扰,致使肝失 条达,气机郁滞,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则气滞血瘀,气为血帅,血赖气行,郁而不舒,气血失和,冲任不能相资,或肝郁化火,郁热内 蕴,伏于冲任,胞宫血海不宁,热扰胎元,损伤胚胎,胎元失养以致停育 。
4、脾虚:脾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孕后胎失所养而无法正常发育;或因脾虚湿阻,气机阻滞,冲任不 通,胎失所养不健而殒;或因脾虚湿困,阳气不振,损及肾阳,“胞络者系于肾”,肾阳虚而致胞宫冷不能养胎使胎不健,最终停育 。
【中医解释引起胎停育有6因 中医治疗辨证施治是关键】5、湿热:湿热可因脾虚生湿,遏而化热而酿成;或因肝脾不和,土壅木郁而成;或恣食肥甘酿生;也可因淋浴凉水,久居湿地,或受 湿邪熏蒸而成 。湿热流注下焦或湿邪直接犯及胞脉、胞络、阴户,客于冲任带脉,任带失约,冲任受阻,孕后血不荣胞,胎失血养而致胎 停 。
6、血瘀:多因情志内伤,气机不畅,血随气结,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续外感内伤致使宿血停滞,凝结成瘀;或寒凝瘀阻;或热郁血 凝;导致血瘀气滞,症瘕积聚积于胞中,阻碍气血,精难纳人,孕后冲任气血失调,血不归经,胎失摄养;或孕后起居不慎,跌扑闪挫,或登高持重,或劳力过度,使气血紊乱,冲任失调,不能载胎养胎,而致胎停育 。
中医治疗,针对患者肾虚血弱的证型,治以益肾养血活血调治 。“健脾、补肾、填髓”,从“补精、摄血、益气”着手,调节女性的孕育基础,可有效防止胎停育的再发生 。对于胎停育,适当的时候可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中医治本,西医治疗速度快,中西结合自然在治病的同时又加快了治疗速度,让女性朋友们早日怀上宝宝 。
对于胎停育的治疗,并不局限于中医治疗,辨证施治才是关键:
1、内分泌失调、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胎停育:这类型的胎停育主要是一方面使用西医疗法,短时间内平衡体内激素水平,使机体尽快恢复相对平衡状态;同时使用中医中药口服、外敷、针灸和特色中药离子导入法,从根本上内分泌尽快达到自然平衡状态,以此达到成功受孕的目的 。
2、子宫异常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纵膈子宫等引起的胎停育:在宫腹腔镜可视状态下,对发育异常的子宫实施矫正术,恢复子宫正常妊娠功能,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术后成功妊娠率在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