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坐月子的护理原则

【冬季坐月子的护理原则】冬天坐月子要如何护理呢?众所周知,月子是新妈妈恢复身体机能的时期,这个时候的新妈妈在照顾好新生儿的同时还要保证自身的恢复和健康哦 。那么,在寒冷的冬天坐月子,需要注意什么呢?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
冬天坐月子护理原则
·勤洗澡、勤换衣 。月子中妈妈一般出汗较多,所以应经常洗澡及勤洗勤换内衣,以保持皮肤清洁 。洗澡时浴室内应先加温至20℃左右再进入;应选择淋浴或擦浴,不应洗盆浴;应穿着棉制品内衣裤,避免化纤类 。
口腔的卫生不能忽视 。产妇一般吃得较好,饭后5分钟口腔内的细菌就会繁殖,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会发酵、腐败,与细菌混合,易造成口腔感染,如牙龈炎、牙周炎等,这就会导致牙齿松动和牙齿脱落 。所以更应该注意口腔的卫生,每次饭后都应刷牙漱口 。
头发勤洗、指甲勤剪 。肮脏的头发会损害头皮的毛囊,使头发容易脱落,而且在护理宝宝时头发中的脏东西、指甲中的污垢均可污染孩子,造成感染;长长的指甲不小心的话就容易划破宝宝娇嫩的皮肤,对母亲和宝宝均不利 。所以头发要常洗,指甲要勤剪 。
劳逸结合的月子 。产妇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各种器官要回复原位,子宫要排除恶露,卧床过久,会导致倦怠乏力,不利于淤血的排出 。如果淤血长期停滞在子宫内,可出现恶露不下、恶露过多或产后腹痛,严重的还会引起腹中包块 。因此,产后需要适当的运动 。活动能使人的气血流通,使五脏六腑功能旺盛 。所以说积极的“坐月子”不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呆上1个月,而是卧床休息与适宜的活动锻炼相结合 。分娩次日就可以在床上翻身,半坐位与卧式交替休息,以后可在床边和房间内走动,并练习产后体操,以便尽早恢复体形,同时也可减少便秘 。月子里产妇睡眠应保证每天10小时,有助于乳汁分泌 。
不冷不热的月子 。产妇和宝宝的居室温度要适中,一般22~24℃为好,太冷易使产妇、宝宝患上感冒,甚至肺炎 。北方冬天在没来暖气前(或南方冬天)较冷的一段时间里,也应注意室内温度的保持,可以用空调、电暖器等使室内的温度升高到理想的状态 。
不干不湿的月子 。室内相对湿度以55%~65%为好,太干燥可使鼻黏膜受损、咽部发干;太湿皮肤不能排汗,使人感到气闷不畅,且易产生细菌,侵害人体 。
在冬天坐月子,新妈妈需要注意的是保证环境空气的新鲜哦 。
冬天坐月子保证空气新鲜
产妇要注意通风 。通风对于产妇来说是很重要的,在许多人都以为产妇最怕风,说风就是产后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自然界的风空气新鲜,室内空气流通可以防止细菌泛滥,是防止感冒、感染等重要的措施 。产后风的元凶则是藏在产妇生殖器官里的致病菌,多源于消毒不严格的产前检查或产具器械不洁,或产妇不注意产褥卫生等 。遮风措施不仅不能防病,还会致病 。因室内空气不新鲜,会使产妇母子易患呼吸道感染 。
冬天坐月子,新妈妈保暖的同时也要通风换空气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