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京剧形成至今到底有多少年,因参照标准不同便有不同的说法 。
【京剧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一般有150多年和200年左右两种说法,这在戏曲史界很有一些争论 。
关于京剧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日本学者波多野干一写过一本《京剧二百年之历史》,这种观点是把1790年徽班进京作为京剧的起始 。虽然徽戏与以后的京剧有着渊源的关系,但京剧与徽戏毕竟是两个剧种,1790年还只有徽戏,而并无京剧,徽班进京在历史上开始了我国京剧的孕育期 。京剧史徽、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以后形成的产物,且形成过程中,汉调占有重要地位 。
严格来说汉调的声腔、板式、剧目、字韵等是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徽班则是融会徽汉二调演员同台演出的“载体 。徽调演员演的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也演西皮调、昆腔和弋腔 。耳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 。京剧声腔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疑是西皮和二黄,从后来的京剧剧目和声腔看,更多的源于汉剧,如现在的传统戏《击鼓骂曹》、《乌盆记》、《卖马》、《碰碑》等都源于汉剧,至于徽调主要演员程长庚掌管三庆班后,与他人编演了许多京剧本戏如《三国志》等,但那已是京剧基本形成以后的事了 。

京剧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文章插图
1990年出版的、由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和上海艺术研究所联合编着的《中国京剧史》上卷提出:京剧形成于清道光二十年以后到咸丰末年这段时间,即1840年至1860年之间 。当初徽班风靡京华,到嘉庆、道光年间,湖北的汉调艺人纷纷进京,其中不少搭入了徽班,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戏在声腔、剧目、演出诸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经过较长时间的孕育、演化,经过多种融合与嬗变,终于产生出一种新的剧种,那就是京剧 。
这种说法显然优于第一种说法 。
1999年10月,《中国京剧史》下卷出版,并对上卷、中卷进行了全面而重要的修订、增补和勘误 。其中,对京剧形成的时间也重新作了考订,定在清道光二十年左右,即1840年左右 。其理由是到1840年前后,徽班中演的戏,无论在剧目、声腔、音韵、舞台演出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与前不同的特点 。这些特点就是京剧形成的标志 。比如出现了以西皮、二簧为主的声腔板式体系,北京字音与湖广音结合的演唱语言规范;比如出现了京剧本剧种专有的独特剧目;比如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演出形式、班社、舞台、表演等方面的规范 。
如此等等 。这些都是京剧形成的明显标志 。此说得到了许多京剧专家的认同 。这样,京剧的历史是160多年 。
www.3maMA.com文②章,转载请联系本站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