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代币法”( 二 )


“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水中的磷、氮等营养物质过多,促使藻类过快生长,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导致鱼类、浮游动物因缺氧而死亡,它们的尸体腐烂后又造成水质的污染 。近年来,我国的太湖、滇池等湖泊都出现过这种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 。
作为家长,确实要思考这个问题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全面发展,将来出人头地 。于是也不管孩子的喜好,是不是有某一方面的天赋,认为只要多花钱,让他多学点总不会错 。实际上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加上孩子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喜好也不同,孩子的天性又是活泼好动,你却硬把他“囚禁”在这类学习、那类学习之中,他能承受得了吗?对孩子不必去寄予太高的期望,更不必整天让他束缚在一个严肃的“学习环境”中,这样追求太“全面”,对孩子的成长反而不利 。
一个是环境,他是在学术气氛很浓的清华园中长大的;二是他很小就发现“数学对我很容易”,所以他上大学就进了物理系,并“从头至尾一直向这个方向走” 。杨振宁说:有很多学生非常聪明,这也念得好,那也念得好,进了大学,如果让他先念数学,后念音乐,再念生物,这样当然就很吃亏 。
因此,现在除了学校正常的上课之外,尽可能的不要增加孩子的负担,让他多到课外去活动活动 。如果你确实发现他有某一方面的天赋,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学习也无可非议,但千万不要多、不要滥,不要犯了知识“富营养化”症!

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如何让独生子女孝敬父母



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 。
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 。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 。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
要培养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 。“合理的长幼有别”与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是不同的 。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 。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 。
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 。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 。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 。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
第二,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 。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