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大巨人和小矮人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大巨人和小矮人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音乐活动大巨人和小矮人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感受音乐的渐强与渐弱,大胆创编动作,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大巨人和小矮人教案吧 。
设计意图:
音乐的强弱需要幼儿去感受,怎样让幼儿轻松有趣的去感受,而非教师的简单讲解示范呢?为此我设计了《大巨人和小矮人》这一活动,用故事情境展开,在情境中自然穿插渐强与渐弱,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了音乐的渐强与渐弱,激发了幼儿感受美的情趣 。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渐强与渐弱 。
2、大胆创编动作,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音乐的渐强与渐弱
活动难点:根据音乐变化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大巨人和小矮人的音乐;个头递增递减的矮人与巨人;渐强与渐弱符号 。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会魔法的小矮人,他们每天快乐地劳动、快乐地生活着,瞧,他们唱着歌儿,准备到山上去打猎呢!”啦…………叭(休止符)啦…………
教师边唱边出示渐强与渐弱符号(小矮人在符号上上山与下山)
“刚才小矮人上山时唱的歌有什么变化?下山时唱的歌又有什么变化?”
像这样音乐逐渐变强,我们就叫它“渐强”,音乐逐渐变弱,我们叫它“渐弱” 。请小朋友试一试,唱一唱 。
[故事导入,幼儿兴趣浓厚,同时流畅的引入渐强与渐弱,出示课题 。]
二、欣赏音乐,感知渐强与渐弱 。
1、欣赏
打猎完下了山,小矮人们高兴地往家走,突然,传来了咚咚咚的脚步声,“咚…………”(渐强)来了一个大巨人,头顶天,脚踩地,你们说,小矮人会不会害怕?小矮人没有害怕,他们会变魔法呢!只见他们边唱边变“我变…………变成一个大巨人”(渐强 边出示小矮人渐变的图片)小矮人变得比那个大巨人还要高,那个大巨人一看,吓跑了 。
小矮人用魔法与勇敢战胜了大巨人,你们想不想也学他们变一下魔法呢?
2、感受
幼儿学唱,提示幼儿将渐强与渐弱唱明显一些 。
[在故事情节中穿插渐强与渐弱的音乐,运用渐变的小矮人与大巨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渐强与渐弱 。]
三、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发展幼儿创造力与表现力 。
小矮人用动作怎样来表现?大巨人用动作怎样来表现? (小矮人可蹲下、匍匐于地、躺下等;大巨人可站起、脚后跟抬起、双手举起等 。)
幼儿根据自己创编的动作游戏几次 。
[动作的加入,不仅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能让幼儿通过动作的表现加深对渐强与渐弱的感知,幼儿能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
四、经验迁移,拓宽幼儿思路 。
小矮人可以变成大巨人,小动物也想变魔法,这样可以保护自己,哪些小动物会变成大动物呢?
幼儿跟音乐自由创编歌词与动作,如“我变…………变成一只大老虎,我变…………变成一只小白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