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在中国创业需要不同视角


选择在中国创业需要不同视角

文章插图
李开复是中国互联网界的传奇人物,曾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曾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曾主管苹果公司的研发部门 。
去年9月李开复从谷歌公司离职后,他开始致力于找出中国科技创业和风险投资文化的缺口 。他认为,首要的是,在中国几乎没有为青年企业家提供的早期创业基金,中国缺少类似天使投资家罗恩·康韦(RonConway)那样的人物 。为了弥补这个缺口,李开复创立了创新工场(Innovation Works)这一中国的企业孵化器 。

创新工场不仅仅是为选定的初创公司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而且还建立了一系列创业指导项目 。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招募顶尖管理学毕业生,让他们帮助新创公司发展,同时鼓励他们在12个月到18个月间自主创业 。现在,创新工场在北京拥有80名员工和2500平方英尺的办公面积,据传,公司计划筹集1.15亿美元的基金用一年时间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游戏和电子商务领域创建5家成功的中国新公司 。

在谈及创新工场和公司目标时,李开复还提到了中国创业文化和美国的不同,以下是他的五个观点:
1、教育缺陷:中国的教育系统并非为制造创业者而设的 。学生毕业后虽都经过高级技术训练,但是却缺乏在营销、销售、运营和领导方面的整体技巧 。从目前中国教育缺陷上看,教育仍跟不上政府政策,因为中国政府已经通过等额拨款和债务减免等措施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 。

2、父母束缚:中国老一辈的思想还是很保守,包括一些企业家自己 。他们仍然对初创公司的存活表示怀疑 。对此,李开复表示,加入创新工场对于年青的新人是个好选择 。创新工场给的薪酬是微软 、谷歌和中国百度同等员工薪酬的一半,但是要求承担更多的挑战 。

3、失败不被看好:在硅谷的初创公司社区中,失败是要庆祝的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表示他们的失败经历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经验,一些公司副总裁甚至更看好遭遇失败经历的团队而给他们提供资金 。在中国情况并不是这样 。人们并不理解风险和失败 。
一个初创公司的失败往往被视为游戏出局,不应该再尝试 。这就限制了某些初创公司高管的创新性,让他们循规蹈矩,害怕创新 。

4、一切从人开始:新兴的创业公司孵化器YCombinator在中国就举步维艰 。因为它很难找到合适的初创公司和有资格的人士进行投资 。它对几百人和公司进行了面谈,最后只有2个目标合格 。但是如果它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摆出理念前就从人出发,那么该美国创业公司孵化器的模式才能在中国发挥效用 。
现在,创新工场为两家内部初创公司提供资金,并且致力于内部团体创造的5个项目 。创新工场已然是管理人才的堡垒,这就吸引了很多初创公司前来加盟 。据了解,创新工场首次招募时就收到了7000份简历,第一个月末,4000份简历通过筛选,最后约30名工程师被挑选出来 。现在公司的数据库中存有超过10万份的简历,这就为其加盟的初创公司提供了庞大的人力资源库 。

5、在中国需要不同的视角:虽然移动英特网、游戏、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等领域在中国和美国都发展迅猛,但是它们存在很多明显或者微妙的差异,这就影响了创业轨道 。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iPhone和Android目前在中国仍受阻力,因为它们太贵,与运营商进行的复杂合约也并非行业标准 。诺基亚占有很大一部分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然而在移动英特网领域却频频落后 。这是中国开发者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