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包裹方法

【新生儿的包裹方法】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 总要用包被包起来 。中国有个传统 , 那就是包个严严整整 , 结结实实的“蜡烛包” 。顾名思义 , 把孩子包得像一截直溜溜的蜡烛 。有的父母还觉得不够劲儿 , 还要在包被外系上绳子 , 让孩子这样可以防止由佝……
新生儿的包裹方法
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 总要用包被包起来 。中国有个传统 , 那就是包个严严整整 , 结结实实的“蜡烛包” 。顾名思义 , 把孩子包得像一截直溜溜的蜡烛 。有的父母还觉得不够劲儿 , 还要在包被外系上绳子 , 让孩子这样可以防止由佝偻病形成的罗圈腿 。殊不知 , 小儿不是蜡烛 。
多少年来 , 小孩就是这样包过来的 , 似乎天经地义 , 无可非议的 , 而今要说它有什么不好 , 许多老年人都很难接受 。但是科学毕竟是要战胜传统 。
首先“蜡烛包”把孩子包得严实 , 手脚都不能动 , 不利于孩子的运动机能发育 。人们都会注意到 , 刚出生的婴儿双腿并非像大人那样总是伸得很直 , 而是弯曲得呈屈曲状 。这是婴儿阶段的一种正常状态 。当他们自由地躺在床上时 , 小手小脚就会乱踢乱蹬 。哪怕当他们还在母腹中时 , 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快乐的运动 , 而一出生 , 就被包裹起来 , 怎能不使他们感到难受呢?只可惜他们能表示抗议的方式太少了 。
此外 , 认为蜡烛包加带子可以防止佝偻病“罗圈腿”的说法也是不科学的 。佝偻病的病因早已查明 , 是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的疾病 , 由于缺乏维生素D , 使体内钙吸收不良 , 造成骨骼钙化不好 , 结果出现了腿变形 。这样的原因导致的“罗圈腿”又如何能通过系带子纠正过来呢?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 , “蜡烛包”不仅限制了婴儿肢体的自由活动 , 影响发育 , 容易造成脐部、皮肤感染 , 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危险 , 就是可能诱发髋关节脱位 , 这是一个需要石膏固定治疗的外科疾病 , 会给3岁以下小儿带来许多痛苦 。
孩子出生时髋关节的发育不够成熟 , 出生后在自然状态下 , 下肢是处于象青蛙腿一样的姿势(屈髋外展外旋) , 这样股骨头就恰好正处于髋臼中心 。随着孩子肢体活动 , 股骨头刺激髋臼进一步发育 , 这样就不容易发生髋关节脱位 。如果用“蜡烛包”方法裹扎婴儿 , 强行让孩子双下肢伸直、并拢 , 这时股骨头就正对髋外臼外上方的发育不成熟处 。当孩子大腿的肌肉纵向收缩时 , 可能将股骨头拉到髋臼的外上方 , 造成髋关节脱位 。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 , 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老人们还有种说法 , 认为“蜡烛包”包得紧紧地 , 孩子就会安静地睡觉 。许多小婴儿不就是这样吗?把孩子睡觉归因于“蜡烛包”实在有些荒唐 。殊不知 , 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本身睡觉时间就比较长 , 除吃奶外 , 一天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 , 这种状况随月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变着 。因此我们也不能说是“蜡烛包”给了孩子安静的睡眠 。
孩子同成人一样渴望自由地不加约束地发展自己 , 愿父母们特别是隔代的祖父母们 , 能谅解孩子这一要求 , 给他们的四肢一些自由活动的余地 , 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 , 防止髋关节脱位等等都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