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羡慕多胞胎 多胎早产儿必然多灾多病

七胞胎的轰动刚刚降温,八胞胎又震惊世界;地球的那面,刚生下八胞胎,没过三天,地球的这面又出生了六胞胎,好像人类生育也在比赛 。一时间,沸沸扬扬,人们对多胞胎兴趣大增,羡慕之情似有升温 。这就不能不说说怎样正确看待多胞胎 。
多胞胎似乎在流行
近年,生育多胞胎已非偶然 。三胞胎、四胞胎已经习以为常,1997年4月份的前两个星期内,纽约地区就有三名妇女总共产下14名婴儿,两组四胞胎和一组六胞胎;1998年3月,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一位年仅16岁的高中女学生白尔特生下四胞胎,婴儿父亲帕德里克也才19岁 。再追溯,早在1985年5月,一例七胞胎在加利福尼亚州出生;1997年9月沙特阿拉伯出生七胞胎;澳大利亚的九胞胎紧随其后 。我国也不落后,生育三胞胎、四胞胎已是平常,还有三例五胞胎,沈阳六胞胎与美国八胞胎遥相媲美 。看来,有人说多胞胎在流行也不过分 。
多胞胎与助孕药
多胞胎的原因自然很多,但人们最关心的是与补品和药物的关系 。可靠的资料是,1985年加利福尼亚的七胞胎的妈妈孕前曾用过一种名为促卵泡生成激素的助孕药;1997年衣阿华州的七胞胎妈妈麦考伊和她丈夫因为感到唯一的女儿不保险,于是她一直服用助孕药物,直到怀孕七胞胎;八胞胎的母亲妮琴·朱克武是一名27岁的原籍尼日利亚妇女,她在怀孕前也一直服用助孕药 。促卵泡生成激素本来是一种帮助不孕妇女促排卵的助孕药,但常常促成一胞多胎 。
新技术往往带来负面效应 。据美国卫生实验中心披露的资料,自80年代以来,由于30岁左右的妇女服用治疗不孕症药物的人数增多,白人妇女多胎婴儿的出生率从每10万婴儿中的29个增加到62个 。美国辛辛那提一个城市的三胞胎俱乐部每年都要吸收20~30个新成员 。在法国,自1982年对不孕妇女采取激素促排卵怀孕的新疗法以来,目前三胞胎的出生率比80年代初增加了10倍,四胞胎增加了30倍 。看来,助孕药及生育保健品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与多胞胎的关系 。
多胞胎的利弊观
当然,有些双胞胎是十分可爱的,但应该明确指出的是多胞胎的弊端或说危害是与胎数成正比的,一次妊娠的胎数越多,带给母婴的危害就越大 。
首先,催熟卵细胞的做法是属于干预疗法,它会干扰女性的内分泌和本来的月经周期,如果不是为了治疗不孕症,是不应该采取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的 。尽管目前对这些催化早熟的生殖细胞的受精、受孕情况,以及对后代质量的影响还没有明确结论,但从试管婴儿技术成功率偏低(<30%)和流产、死胎率偏高看,不能不对这些催熟的配子有所怀疑 。实际上,在医生实施辅助孕育过程中,是要经过严密监护和严格筛选的;而个人使用这类药物,缺少医生监护,就会引发许多问题 。加利福尼亚使用促卵泡生成激素助孕药的妇女生下的七胞胎,只活了3个,还都有健康缺陷;现已知,八胞胎中肯定有一个孩子有先天性心脏异常;畸形及发病风险远远高于自然孕产儿 。
其次,子宫孕育多胞胎,相当于种田过度密植,吃过密植亏的农民都知道,如果不讲究垄宽苗距,一味追求过度密植,到头来只能得到穗小籽瘪的回报 。盆腹腔不能无限扩张,子宫容纳一个胎儿发育成熟都显得拥挤,你硬要给它塞上3个5个、7个8个胎儿,让他们挤在里面怎么活?再说,子宫的血液供应也是有限度的,原本供应一个胎儿的营养物质,现在让多几倍的胎儿来瓜分,哪里能满足他们的起码要求,岂不让他们都处于严重饥饿状态?既缺乏营养,又没有空间,他们怎会长大?难怪八胞胎中最轻的只有320克,最重的也只有756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