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特有的生理变化

初生婴儿由于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所以,有许多特有的生理变化出现,特别是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星期 。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但是,不了解的新妈妈碰到这些现象,总难免会紧张害怕 。了解这些现象和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消……
新生宝宝特有的生理变化
初生婴儿由于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所以,有许多特有的生理变化出现,特别是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星期 。
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但是,不了解的新妈妈碰到这些现象,总难免会紧张害怕 。了解这些现象和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充满信心地度过这崭新的第一个月 。
1.体温升高
新生儿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7℃左右,但是,哭了以后或者喂食后,体温会升高到37.5℃ 。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情况,有的宝宝在出生2~5天的时候,体温会莫名其妙地升高到38℃ 。有人称这种现象为暂时性发烧 。原因是由于宝宝体内水分不足所致,最好让宝宝喝点奶和水,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另外,大人给宝宝捂得太热也会使宝宝体温升高 。
如果宝宝38℃的体温一直不退,(或者相反的,一直保持在35℃度以下)就要去医院找医生了 。
2.出生2~5天,体重减轻
宝宝出生后的2~5天里,体重会减轻,这是因为大小便的排泄和呼吸的动作等都会消耗体内的水分,而这个时候,妈妈的乳汁分泌和宝宝的吸吮能力都还有待提高 。等到一周以后能正常进食了,体重就不再减轻了 。
如果这个时候轻率地让宝宝改喝牛奶,体重当然会很快增加,但这需要妈妈认真考虑了 。养育宝宝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体重,对婴儿来说,没有比母乳更理想的营养了 。
3.大便的颜色从暗绿变成黑褐色再变成黄色
宝宝出生2天内,大便的颜色会呈现暗绿或者黑褐色,这就是所谓的"胎便" 。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吃下了羊水和肠黏膜,出生后就会排出这种黑不溜秋或者发绿的大便 。大约5~6天以后,就会变成普通的土黄色 。
新生儿的排便情况总是不那么稳定,有时候会拉稀,有时候会有颗粒状的大便排出来,只要宝宝能吃能睡,情绪正常,妈妈就不必担心 。
相关链接8大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五官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4.小便量少,次数却很多
由于发育不成熟,新生宝宝小便的次数很多,量却很少 。大约一个月以后,他们每次小便的量会渐渐增多,次数会慢慢减少 。
在不满一个月的时候,有的宝宝的小便竟然会出现红色,"难道是血尿了!"可把妈妈吓坏了 。碰到这种情况也不用担心,那是因为宝宝的尿里含有酸盐结晶所致 。
5.呼吸不规则,嗓子叽叽发响
通常初生宝宝的呼吸都不那么稳定,有时候会有一种呼吸不规则现象,听得妈妈心神不定 。出生2~3天的宝宝,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约为20~30次 。
因为他们只会用鼻子呼吸,所以,这个时候,保持婴儿呼吸道畅通非常重要 。妈妈要当心宝宝的鼻子被鼻涕堵塞 。有的宝宝老是鼻子不通气,怎么弄也是呼吸困难 。可以给他戴一顶小帽试试,可能一下就解决问题 。
一个星期以后,宝宝的呼吸若每分钟超过60次以上,则是不正常现象,要赶快请教医生了 。
有的婴儿呼吸时还会有叽叽的声音,呼吸一次,就叽叽响一次,有时候响,有时候又不响 。宝宝出生的第一周,妈妈总会发现许多奇怪的现象 。这是由于婴儿的喉头很软,呼吸时喉头的一部分就会变形,变窄的那部分空气通过时就发出了种种声音 。只要过一些日子,婴儿柔软的喉头逐渐发育变硬,声音就没有了 。经常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可以促进骨骼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