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护耳攻略大全

眼耳口鼻喉,耳居第二,仅次于眼 。孩提时耳朵护理尤为重要,因为耳关乎到听力与语言的发育,还会关系到以后宝宝的人际交往 。遗憾的是,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致使孩子的耳朵沦为疾患肆虐的重灾区 。香港卫生……
眼耳口鼻喉,耳居第二,仅次于眼 。孩提时耳朵护理尤为重要,因为耳关乎到听力与语言的发育,还会关系到以后宝宝的人际交往 。遗憾的是,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致使孩子的耳朵沦为疾患肆虐的重灾区 。
香港卫生暑曾做过关于幼儿的听力调查报告,在1000名接受检查的幼儿园小朋友中,因各种耳病而造成听力不正常者约占26%,其中12%罹患耳咽管闭塞,6%耳积水,5%耳垢堵塞,2%存在感音性失聪,1%得了耳炎 。
看来,警钟已经敲响,该是父母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孩子耳朵的时候了 。
像洗脸一样重视洗耳
耳的外层面直接接触外在环境,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接受风沙、尘埃与污染空气的“洗礼” 。加上孩子经常吐奶、流汗,很可能粘在耳朵附近结成块儿,因此,家长要象重视洗脸一样重视给宝宝洗耳 。
清洗方法
先将婴儿沐浴液在手上搓出泡沫,再用手指像按摩一样轻轻揉搓耳后和耳廓,最后用拧干的纱布擦拭干净 。耳朵入口处,可用消毒棉做成的棉条轻轻擦试,注意不要随便伸进耳道中去,防止孩子头部突然乱动而导致耳道粘膜受伤;孩子大了则应教他自己动手清洗,并随时检查与督促 。
科学看待耳垢
耳垢俗称耳屎,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粘稠的物质,医学称为耵聍 。一些家长将这种分泌物与鼻涕、眼屎“一视同仁”地看成废物,必先除之而后安,其实这是不对的 。因为耳垢是有一定生理功能的,遇到空气干燥后变为薄片状,或粘稠的油脂状,在外耳道“值勤”,既可以阻挡灰尘与小飞虫的入侵,又能缓冲噪声,阻止外界水分的流入,还可抑制细菌的滋生和繁殖,可称为鼓膜与外耳道的“护花使者” 。
另外,孩子的外耳道皮肤不同于成人,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 。如果随意动用工具掏挖,如牙签、火柴杆、耳勺甚至发卡,容易引起损伤、感染,诱发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
耳垢可随咀嚼、张口或打哈欠等动作,以及借助下颌等关节的运动而自行脱落、排出 。当然,如果分泌过多,并形成了黄褐色的油状物,或在耳朵里堵塞变硬,使孩子感到不舒服或者听力下降时,就需要处理了 。但应该向医生求助,不可自己盲目行事,以免伤害到宝宝 。
相关文章 小虫进了孩子耳朵怎么办? 保护小耳朵6大正确做法 随意给孩子掏耳朵害处多
提防环境噪音
噪音对耳的伤害也不可小视,尤其是高分贝噪音,容易造成孩子内耳细胞受损,加上孩子面对噪音时不能像成人那样主动回避,受害更大,故家长应当帮助孩子及时地认识高分贝噪音,并教给正确的躲避方式,如张嘴,将耳转向安静的方位,或用手指暂时掩住外耳道口等 。
另外,使用耳机也会给听力带来影响,一来耳机所发出的声频紧挨耳部,故一般都有较高的分贝;二来过度使用耳机会给耳部带来强烈的内外双侧压力,不利于孩子的耳发育 。
异物进入耳道怎么办
孩子的耳道本来就非常狭窄,如果不小心进去东西,后果十分危险 。父母对此要保持高度的警觉,一旦遇险,要懂得一些急救措施 。
如果是食物,如豌豆、花生、玉米粒等,一旦塞进耳朵容易刺破耳膜,或者引起永久性的损伤 。此时,应让孩子将脑袋倾斜,促使异物依靠重力掉出来 。如果不行,就要马上带孩子上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