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正常新生儿的十个生理特征……
一、呼吸系统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开始呼吸,每分钟40~60次,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肋间肌较弱,因此,新生儿呼吸浅快,不规则,早产儿有呼吸暂停现象 。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二、循环系统
新生儿心率较快,每分钟120~160次,新生儿血压6.12~10.64kPa(46~80mmHg),少数新生儿生后1~2天在心前区可闻及心脏杂音,这与动脉导管未闭有关 。
三、消化系统
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弱,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强,胃底发育较差,易引起溢乳或呕吐 。大多数新生儿在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胎粪,呈稠糊状,墨绿色,出生后2~3天内排完,以后转为黄色粪便,如生后24小时仍不见胎粪排出,应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 。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酰转移酶活性较低,也是引起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 。
四、神经系统
新生儿头相对较大,大脑皮质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一天中只有饿了想吃奶时,他才会醒来哭闹一会儿,吃饱之后又会安然睡着 。新生儿一昼夜睡18~22小时,但也有个别正常新生儿睡眠较少 。随着月龄的增长,活动时间逐渐增加,睡眠时间则相对减少 。
新生儿有特殊的生理性神经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 。当发生神经系统疾病、损伤或颅内出血等严重疾病时,这些反射可减弱或消失 。这些特殊的生理性神经反射在生后3~5个月会自然消失,若这些反射仍存在,应该到医院找医生看病,确诊疾病,以便早期治疗 。
五、体温
出生后体温明显下降,1小时内可降低2.5℃,以后逐渐回升,波动于36~37℃ 。由于新生儿神经中枢发育未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外界温度过高可致脱水热,反之,则可引起新生儿硬肿症或肺炎 。
在半岁前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新生儿护理温馨提示宝宝的三围应该是多少
推荐阅读:


怎么补养才科学?
父母做的100件事
不同血型BB智力培养
12星座妈妈和孩子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六、皮肤
初生宝宝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的胎脂覆盖,对皮肤有保护作用,生后数小时逐渐吸收,不必洗去或擦掉 。但头皮、耳后、腋下及腹股沟等皱褶处的血迹和胎脂宜轻轻擦去 。新生儿皮肤薄嫩,血管丰富,易擦伤导致皮肤感染,重者可发生败血症 。因此,新生儿皮肤清洁护理十分重要 。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七、黏膜
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有黄白小斑点称上皮珠,俗称“马牙子” 。是由上皮细胞堆积形成,于生后数周、数月自行消失 。新生儿在口腔的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较厚的脂肪隆起,俗称“螳螂嘴”,它有助于新生儿的吸吮作用 。因此,新生儿的“螳螂嘴”、“马牙子”切忌用针挑刀割或用粗布擦掉,以免引起感染 。
八、泌尿系统
新生儿多于生后数小时至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生后24~28小时不排尿,应仔细寻找原因 。新生儿肾脏浓缩功能较差,排出同等量的溶质,新生儿所需水分比成人多2~3倍,故对新生儿应多喂水 。
九、能量和体液代谢
新生儿总热能需要量第1天100~120千卡/千克,其中每日的基础代谢需要量为50千卡/千克 。母乳、配方乳或牛乳的正确喂养都能达到这些需求(注:1千卡=4.184千焦) 。
新生儿体液总量占体重的65%~75% 。第1~2天液体需要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60~80毫升,3天后每日每千克体重100~120毫升 。新生儿疾病时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需及时纠正(注:1千卡=4.184千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