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护理

一、评估内容
病人起病于婴幼儿期 , 主要通过接触、观察患儿和向其父母了解情况 , 从以下几方面评估 。
1.与父母和周围人交往能力障碍 。如回避眼光接触、依赖行为不佳 。缺乏交往活动或不与小朋友建立伙伴关系 , 对游戏不感兴趣或不主动 , 不懂游戏规则、行为不规范等 。
2.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障碍表现为:不语或模仿别人的言语 , 只限自己感兴趣的话或事 。与别人交谈时 , 或以词、短句作为情绪表达 , 而非对话式交流 , 或不会用代词“你”、“我”、“他”等 。
3.重复刻板的行为改变表现 , 即行为单调 , 如来回奔跑、反复蹦跳、拍手、旋转身体等动作 。固定的生活习惯 , 只能用若干种饮料或食物 , 总穿一样的衣服 , 看同一本书 , 玩同样的玩具或游戏 。
4.适应能力改变 。其对某些物品、玩具或情境依恋 , 若给予改变时则表现焦虑不安 。
5.患儿的感知觉反应障碍 。表现为对较强的声音刺激无反应 , 但对感兴趣的声音 , 虽然很小也能很敏感 。
6.关于智力发育迟滞的表现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 如进食、入厕、穿衣、个人卫生料理 , 学习或运动技能障碍(分为轻、中、重度) , 详见精神发育迟滞护理 。
7.患儿家庭状况评估 。家庭成员中对患儿的疾病预后是否了解 , 以及病程迁延的照顾者的精力状况如何 。
8.社会支持 , 家庭是否能采取措施减少促使疾病和后遗症进展的危险因素 。
二、主要专科护理诊断
1.社交障碍 。
2.语言沟通障碍 。
三、社交障碍护理诊断详细内容及护理措施
(一)评估内容
与父母及周围人交往障碍 。
(二)诊断依据
在社会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方面有障碍 。患儿在婴儿期主动回避与他人目光接触 , 对人
情感淡漠 , 儿童期仍然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倾向 , 喜欢独自活动 。
(三)相关因素
发育障碍
(四)限期目标
1.逐渐使患儿能主动注意周围人或事 。
2.能理解和运用姿势性语言和表情性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 。
3.逐渐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
4.改善患儿与父母及周围人的交往 。
四、语言沟通障碍护理诊断详细内容及护理措施
(一)评估内容
语言交流障碍 。
(二)诊断依据
患儿存在或轻或重的语言障碍 , 或无语言 , 或言语单调 , 或模仿他人言语 , 或表达不贴切 。
(三)相关因素
发育障碍 。
(四)预期目标
1.学会正确的发音 。
2.正确模仿常用单词 。
3.用句子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 。
4.提高复述和对答能力 。
(五)护理措施
1.孤独症患儿没有言语用来表达他的要求 , 有时用尖叫和发脾气来表达 , 为防止这种情况 , 不要在患儿尖叫或发脾气时满足他的要求 。
2.与孤独症患儿谈话时尽量使用简单明确的言语 。
3.语言障碍将影响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要尽力去训练 ,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1)呼吸训练 。在行为中加人由口吐气的动作 , 这样才能顺利进行发声训练 。在训练中要反复示范及时给予正性强化 , 如赞扬 , 给糖果等 。
(2)口型和发音训练 。让患儿很快学会模仿口型和发音较为困难 , 可先从让他模仿一些身体大动作开始 , 逐步过渡到口型发音的模仿 。对患儿来经特别训练之前的偶然发音要立即给予鼓励 , 以增加自动发音的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