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何失明了?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呆了七个月就出生了 , 出生时体重只有1000多克 。医生让妈妈带宝宝找眼科医生看看 。几个月后 , 当妈妈想起来后带宝宝去检查眼睛时 , 宝宝的眼睛已经失明了 。……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呆了七个月就出生了 , 出生时体重只有1000多克 。医生让妈妈带宝宝找眼科医生看看 。几个月后 , 当妈妈想起来后带宝宝去检查眼睛时 , 宝宝的眼睛已经失明了 。
宝宝为何失明了
对于低体重早产儿 , 一定要提醒孩子的家长去看眼科医生 , 否则他们就可能患一种叫做“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疾病 , 这种病轻则可致青光眼、近视、弱视 , 重则致盲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眼底血管增殖性疾病 。这并不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 , 因为在教科书中早有记载 。之所以重新提醒人们认识该病 , 是因为近年来该病在临床上逐渐增多 , 但是不少病孩都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 这些孩子可能永远生活在黑暗中 。眼科医生、儿科医生、家长要密切配合 , 及早防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相关文章 护理早产儿过好“五道关” 即便轻微的早产也有风险 早产儿易患厌食症
推荐阅读:


哺乳100种技巧真人示范
拉撒就这么简单
周星驰的育儿癫狂语录
锋芝家庭幸福长久度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 , 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宝宝为何失明了
病因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 我国儿科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和早产儿成活率大幅度提高 。加之医学助孕科技的发展 , 使早产儿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 。在临床危重新生儿抢救和早产儿救助上 , 用氧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手段 。氧气在抢救新生儿生命的同时 , 也给他们的生活埋下隐患 。国外资料表明 , 自20世纪40年代氧气被引入抢救系统后 , 虽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率 , 却使大量的孩子因晶状体后纤维增生失明 , 即视网膜病变 。20世纪50年代 , 视网膜病变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早产儿致盲的重要疾病 。20世纪60年代 , 氧的使用被强行削减 , 早产儿因呼吸窘迫而导致的脑瘫上升 。20世纪70年代 , 氧又重新被使用 。
诊治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病程分为五期 , 第一、二期病变有一部分可不治自愈 。在此期间观察即可 。第四、五期是视网膜脱离期 , 病变程度已很严重 , 四期手术治疗 , 视力预后差 , 到第五期 , 目前国外报道的最好手术效果仅可使视力恢复到0.01 , 仅有光感 , 大部分孩子都会终生告别五彩世界 。因此 , 病程一至三期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最佳治疗时间段 , 第三期是治疗的关键期 , 决定病儿是否手术 。特别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 , 从可治疗的三期到不可治疗的四期 , 病情变化非常快 , 只有短短的几周时间 , 而且从眼外观上看没有任何改变 。这就要求儿科和眼科医生包括家长对疾病的变化有正确的了解 。因为 , 错过了最关键的时间 , 孩子即错过了一个光明的世界 。
相关文章 护理早产儿过好“五道关” 即便轻微的早产也有风险 早产儿易患厌食症
推荐阅读:


哺乳100种技巧真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