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不安分?不安分才正常

最近很多妈妈咨询:宝宝在睡觉时总一惊一乍的,所以很担心宝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家里的老人认为宝宝是被吓到了,要去惊 。我的好朋友Anna也是这样,宝宝出生三个月 。我上到她家探望,等了很久Anna才开了门,还“xu”地提醒我,“宝宝睡着啦!”最近很多妈妈咨询:宝宝在睡觉时总一惊一乍的,所以很担心宝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家里的老人认为宝宝是被吓到了,要去惊 。
我的好朋友Anna也是这样,宝宝出生三个月 。我上到她家探望,等了很久Anna才开了门,还“xu”地提醒我,“宝宝睡着啦!”
Anna出来后说Ryan睡觉的时候,容易被惊吓 。即使有一点声音,四肢都会马上张开呈拥抱状,表情惊慌的样子 。晚上有什么声响,就被惊醒而啼哭不止 。
所以每当Ryan睡觉时,一家人都摄手摄脚的,睡在旁边,不敢变换睡姿 。宝宝辛苦,大人也幸苦 。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宝宝的惊吓反射 。

宝宝睡觉不安分?不安分才正常

文章插图
什么是惊吓反射?
惊吓反射是婴儿早期非常重要的重要的与生俱来的原始反射,帮助婴儿防御外来突袭 。惊吓反射在睡眠过程中的典型表现——惊醒,可以避免睡眠过程中受袭危及生命 。
惊吓反射在不同婴儿的身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的高峰期会在婴儿出生的头1个月,然后在2个月后逐渐消退 。
如果到婴儿4个月时,该原始反射还没有很好地消退,将对婴儿此后的睡眠、运动、情绪、适应力等产生深远影响 。
宝宝睡觉不安分?不安分才正常

文章插图
惊吓反射对婴儿有哪些影响?
婴儿受到突然的光线、声音或晃动刺激,除四肢会表现出突然紧张颤抖外,还易突然哭泣 。
如果是在睡眠中,婴儿较易惊醒,若哄睡及接觉的方式不当,则会进一步影响母婴睡眠质量 。
一般婴儿4个月前的睡眠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惊吓反射 。
1、惊吓反射会导致宝宝情绪波动
那些受惊吓反射影响较大的婴儿,可能表现为经常哭泣,若情绪波动较大,则可能令看护人倍觉辛苦 。
2、惊吓反射会导致宝宝哭泣
当我们给宝宝换尿布的时候都有可能无意中激发他们的惊吓反射而导致宝宝哭泣,会以为宝宝不喜欢躺下、俯趴、翻身或换尿布等,这样可能导致宝宝失去很多运动机会 。
这不仅影响宝宝的大运动发展,还会阻碍惊吓反射的抑制和消退,同时,也会影响到宝宝的感官发展 。
3、惊吓反射会影响婴儿对新环境的适应
这些宝宝在新环境里会表现得非常敏感、不安、哭泣等 。
宝宝睡觉不安分?不安分才正常

文章插图
阻碍惊吓反射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惊吓反射消退和抑制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光线、自然声音和运动等 。我在研究国内外案例时发现,整体上国内的婴儿惊吓反射的消退或抑制情况不如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如非洲等相对原始的部落社会 。
主要存在3大误区:
1、坐月子要禁足
我国各地基本都有坐月子的习俗,月子期间不仅产妇不能外出,新生儿也被限制外出,甚至连晒太阳也被禁止 。
婴儿因为缺乏充足的自然光照刺激而影响惊吓反射的消退,没有很好消退或抑制的孩子,可能在未来出现光敏感现象,进而导致变成宅宝宝 。
2、新生儿很怕吵
由于新生儿的听觉已经发育的比较成熟,再加上惊吓反射在突然的声音刺激下会表现强烈,所以很多父母会误认为新生儿很怕吵,因此尽可能保持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