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十个月胎动全面解析

专家做了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宝宝的胎动相当于我们的跑步,在每次胎动的过程中,胎心都会加速,会比平时快10~15次 。胎动减少直至消失后24小时内,胎心就会消失 。因此,依靠妈妈的自我监控,每天掌握胎动变化的情况,可以随时了解宝宝在子宫内是否安然无恙,及早发现问题 。
胎动的规律是一成不变的吗?
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加,因为胎儿慢慢长大,子宫内可以供他活动的空间会越来越少,因此他的胎动也就会减少一些,没有以前那样频繁 。
而且,每个胎儿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昼夜之间胎动次数也不尽相同,一般早晨活动最少,中午以后逐渐增加 。晚6点至10点胎动活跃 。大多数胎儿是在妈妈吃完饭后胎动比较频繁,因为那时妈妈体内血糖含量增加,宝宝也“吃饱喝足”有力气了,于是就开始伸展拳脚了 。而当准妈妈饿了的时候,体内血糖含量下降,宝宝没劲了,也就比较老实,这也是他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
掌握胎动的办法
母亲感知法:这种办法是让准妈妈依靠自己的感觉,在孕晚期每天数胎动 。每天早、中、晚各选1个时间段,数1个小时胎动 。这个时间段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掌握 。例如早上起床前的1小时,中午午休的1小时,晚饭后1小时 。然后将3个小时的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即为12小时胎动次数 。如果12小时胎动次数大于12次,为正常;如果12小时胎动次数少于10次,属于胎动减少,就应该仔细查找原因,必要时到医院进行胎心监测 。
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方便,准确率也比较高,大多数的医生都会推荐准妈妈使用这种方法 。
b超观察:这种方法一般是针对有特殊状况的准妈妈,而且只能在医院进行 。
宝宝的胎动有4种模式
1、全身性运动:整个躯干的运动,例如翻身 。这种运动力量比较强,而且每一下动作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3-30秒 。
2、肢体运动:伸伸胳膊、扭一下身子等等,每一下动作持续时间一般为1~15秒 。
3、下肢运动:也就是我们常常感觉到的宝宝的踢腿运动 。这种动作很快,力量比较弱,每一下胎动持续时间一般在1秒以内 。
4、胸壁运动:比较短而弱,一般母亲不大容易感觉得到 。
一般医生建议,准妈妈应该以24小时作为一个周期,来观察宝宝的胎动是否正常 。因此,如果一天内,发现宝宝的胎动规律明显异于平时,就应该查找原因,及时到医院就诊:
一、胎动减少
可能的原因:准妈妈血糖过低、发烧
准妈妈的体温如果持续过高,超过摄氏38度的话,就会使胎盘、子宫的血流量减少,小家伙也就变得安静许多 。所以,为宝宝健康着想,准妈妈需要尽快去医院,请医生帮助 。
专家建议:
1、注意休息,注意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
2、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 。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适当进行锻炼 。
4、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
二、胎动突然加剧,随后慢慢减少
可能的原因:缺氧、受到外界刺激
高血压、受到外界撞击,以及外界噪音的刺激都会使胎儿做出类似的反应 。
专家建议:
1、有妊高症的准妈妈,应该定时到医院做检查,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
2、无论是走路还是乘公共汽车,尽量和他人保持距离,不到吵杂的环境中去,防止外力冲撞和刺激 。
3、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控制情绪 。
三、急促胎动后,突然停止
可能原因: 脐带绕颈
好动的小家伙翻身打滚时一不小心被脐带缠住了,就会导致因缺氧而窒息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