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跟谁亲,都不能过了火


〖个案〗
我们“跟踪指导家庭教育”课题组研究的个案中 , 有一个叫佳佳的男孩 。他今年快4岁了 , 住在一个大院里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 大院里总有许多小朋友玩耍 。佳佳也常和姥姥出来 , 但他寸步不离姥姥 , 总抱着姥姥的腿 , 或倚靠 , 或转圈圈 , 从不肯走到小朋友中间去 。他的眼睛直直地、远远地看着小朋友 , 脸上不带表情 , 好像有心事 , 又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好像对小朋友们玩的不感兴趣 。
可姥姥真要是带他回家呢 , 他又不肯了 。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小孩子这样忧心忡忡?这要从佳佳出生不久说起 。
佳佳刚出生不久 , 妈妈爸爸因为工作忙 , 照顾不了他 , 就把他送来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 。姥姥和姥爷身体都很健康 , 老实厚道 , 文化水平不高 , 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 , 退休之后在家闲得好无聊 。外孙的到来 , 恰好给老两口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他们每天围着佳佳转 , 照顾得无微不至 , 生活上根本不用佳佳的爸爸妈妈操心 。佳佳刚来的时候 , 哭闹得很厉害 , 但很快就适应了新生活 。
姥姥常常推着小车 , 佳佳躺在里面 , 后面跟着姥爷 , 拿着水、板凳 , 背个小包 , 在大院里散步 。熟悉的邻居总要停下脚步 , 逗逗佳佳 , 称赞孩子两句 。佳佳的妈妈爸爸抽出时间也来看佳佳 , 送点孩子日常需要的东西 , 在姥姥家停留一两个小时后 , 就又匆匆地走了 。
时光飞逝 , 佳佳快两岁时 , 妈妈感觉到问题了:儿子看见自己不是很亲 , 来就来了 , 走就走了 , 他玩他的 , 没有反应 , 有时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妈妈心里开始不是滋味了 。为了拉近母子的感情 , 妈妈来得勤了 。每到周六、周日 , 就把佳佳带到公园玩 , 带回自己家住一天 , 准备好吃的饭菜 , 买他最喜欢的玩具……这些招数很管用 , 没多久 , 佳佳就重新喜欢上了自己的家 , 同时重新开始依赖妈妈:在姥姥家就每天盼着妈妈来;妈妈来了 , 就会扎着小手往妈妈怀里扑 , 脸上笑开了花;到妈妈该走了 , 他就生离死别似的哭啊闹的 。
有时候天刚擦黑 , 佳佳知道妈妈快走了 , 就盯着不放 。妈妈走到哪里 , 他就跟到哪里 , 嘴里不停地说:“妈妈别走了 。妈妈带佳佳走吧 。”就连妈妈去卫生间 , 他也不准妈妈关门 。可妈妈要上班 , 又不能真的把他带走 , 每次只好挖空心思想对策:有时批评吓唬孩子让自己走;有时给佳佳许愿:“妈妈明天给你买好吃的……妈妈明天给你买飞机……带你去动物园 。
”有时实在没办法 , 只好编个谎话儿把孩子支到阳台上 , 自己偷偷溜走 。到了第二天傍晚 , 佳佳早早就等在门口 , 嘴里念叨着:“我妈怎么还不回来?我给妈妈打电话 。
一来二去 , 哭成了佳佳的毛病了:睡醒觉就哭 , 磕一下就哭 , 鞋带开了也哭 , 要吃香蕉没人剥香蕉皮也哭 , 吃的米饭有点烫了也哭 。搞得两位老人不知该怎么好 。姥姥倒是好脾气、够耐心 , 但也就知道愣愣地抱着他 , 没什么新鲜招儿 。情急之下吓唬两句 , 佳佳反而哭得声音更高了 。姥爷气急了对孩子大吼:“哭什么哭 , 就知道哭 , 有你吃的 , 有你喝的 , 哭什么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