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为青少年成长构建防护网


【江西:为青少年成长构建防护网】赣州市于都县禾丰镇黄泥小学的年小华过了一个最难忘、最快乐的生日 。当他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布置一新的教室 。
年小华的父母长年在广东打工,家里只有奶奶照顾着他 。长期以来,由于缺失必要的家庭教育和关爱,年小华渐渐变得孤僻起来,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也下降得厉害 。随着“留守孩关爱工程”的实施,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年小华的性格开朗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
像年小华这样的留守孩还有很多 。据不完全统计,江西省每年外出的务工青年达600余万,由此造成了一大批远离父母,由祖辈、亲戚、朋友、甚至是哥哥、姐姐照管的“留守孩”近200万名 。
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致使不少“留守孩”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常有违规、违纪现象,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江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实施的“留守孩关爱工程”,正在让越来越多的“留守孩”感受温情、健康成长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江西近年来在赣州、上饶、抚州等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方启动了“留守孩关爱工程” 。相关部门通过开展法理进校园、情理进家庭、伦理进社区三进活动,不断提高留守孩的免疫力 。并通过打造“青少年维权岗”、心理咨询中心和“留守孩”托管中心等平台,不断创新“留守孩”关爱载体 。
目前,依托13个职能部门创建的国家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已有50个,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有280多个,有效地预防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江西赣州市为解决留守孩问题,还专门建立了“三个三”制度,要求每个教师要清楚地知道“留守孩”和其代管人的基本情况以及“留守孩”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和联系办法,并规定教师要多与“留守孩”谈心交心,定期与“留守孩”的父母及代管人沟通 。
解决“留守孩”问题只是江西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一部分,江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以推进“爱心工程”为载体,通过解决典型问题,探索建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优化了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
网络的出现给做好青少年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青少年迷恋网络的现状,家长、学校和社会一度陷入无奈 。针对这一状况,团江西省委联合有关单位及时挖掘出了“网络妈妈”刘焕荣这一先进典型,并在全省范围内适时启动了“青少年网络教育爱心大使”活动 。通过组织爱心大使采取BBS、QQ、MSN等网络方式,与青少年网民平等、互动地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网络导航、心理咨询、维权服务等工作,搭建起未成年人网络教育的新平台 。
现在全国已经有26个省市近800名网友加入了“网络妈妈”志愿者行列,甚至还有韩国、新西兰、日本的网友加入,他们中不仅有离退休干部、教师、劳模、在校大学生,也有“问题孩子”的母亲和思想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 。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许多时候往往会出现脱节的问题 。为了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江西在瑞昌市开展了“免疫工程”的试点工作 。在学校教育中,把伦理、法理、情理教育融合起来,并经常向学生灌输尊老爱幼、解难救困、助人为乐等伦理常识,各中小学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加强了学生法制教育 。
青少年可塑性强,免疫力差 。为此该地还专门成立了由司法部门组成了的“免疫工程”领导小组,为学校构筑了一道强有力的防护网 。并设立了德育工作例会制、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学校与家长联系制,不断增强青少年自身“抗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