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常识会是什么呢


手足口病的常识会是什么呢

文章插图
近些年来有很多的孩子出现了手足口病的症状,这种疾病在出现之后就会给患儿带来较多的痛苦,严重的伤害到了他们的健康,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全面的了解手足口病的知识才行,下面带大家来认识一下手足口病的常识会有哪些呢 。
手足口病又叫发疹性口腔炎,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 。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该病主要侵犯儿童,并有周期性流行的趋势 。手足口病自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浙江、北京等地也有过该病发生,1983年4月至9月天津市出现手足口病的流行 。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在夏秋季比较常见,主要发生在1-5岁儿童可以出现散发也可以引起局部流行 。肠道病毒71型早在1970年被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发现后,很快世界各地都有了关于71型病毒的流行报告 。
1998年我国也分裂到该病毒,这种病毒除侵袭婴幼儿外也可在较大儿童或成人中流行,病人有较重的临床症状常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脑炎,脑干脑炎及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性疾病等 。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及健康带毒者 。病人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粪便中排出病毒的时间较长,约3-5周,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既溢出 。传播途径,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染健康人,比如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分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牙刷、玩具等通过日常接触可经口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传播手足口病 。
人群易感性,幼儿圆手足口病的各型病毒普遍易感,但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底 。患了手足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6天,平均4天 。治疗期最短3天,长者8天 。在患者患病期间,其口鼻分泌物、粪便及其皮肤疱疹都具有传染性 。
临床特征与诊断,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3-4天,一般症状较轻的常可自愈 。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约半上数患者出现低热 。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2天既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 。
疱疹成卵圆形,内含浆液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
【手足口病的常识会是什么呢】手足口病的常识性知识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所以说我们要提防孩子的健康状况,应当清楚的了解手足口病的知识才可以,一旦自己的孩子发病后要注意及早去治疗了,而且还要注意宝宝的卫生情况,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做一些手足口病的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