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妇回家以后怎样( 五 )


罗青对这一点的看法则是 , 回归家庭并不意味着让人养着啥也不干 , 家庭也像职场一般 , 需要用心经营 。管理好一个家 , 甚至再小一点说 , 带好小孩 , 这本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别人都夸我儿子乖 , 不哭 , 喜欢笑 , 其实一个细心负责的母亲 , 要熟悉了解孩子的一切 , 他什么时候会饿、什么时候要大小便、什么时候要玩一下 , 这些我都清楚 , 毕竟是我一手带的 , 在他还没有表达需求之前 , 我已经知道他的需求 , 并且及时让他得到了满足 , 他当然不闹 , 当然很乖 。”罗青说 , 带孩子其实不难 , 用心就好 , 很多初为人父母的男女总是埋怨孩子无休无止地哭闹 , 总没有想一想自己什么地方没有做到位 。她虽然没说 , 但采访人员的感觉是她的职业生涯在家庭生活当中得到了延续 , 工作中她就是一个非常细致认真踏实的人 , 家庭中她同样是一把好手 , 关键是她自己想得很明白 , 人最怕的就是活得明白 , 因为这样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 倘若没有经济方面的问题困扰着她 , 我甚至觉得她的状态可以说是完美的了 。
精神的需求能满足吗?
一个人 ,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两手抓 , 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了之后 , 精神上的需求同样被提到了相应的高度 。如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 物质生活的需要可以理解为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已经得到了保障 , 而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则属于精神生活的层面 , 这几个需要在回归了全职家庭生活之后 , 其达成的可能性会发生变化 。
回归了家庭的女性在爱情和性亲密方面的需求上一定会比回归前高 , 这是毋庸置疑的 , 即便本人没意识到 , 这也是没有办法逃避的事情 。道理很浅显 , 因为你的社会关系发生了转变 , 你的情感已经围绕着家庭展开 , 你的归属也围绕着家庭展开 , 你曾经的友情可能因为你身份的转变而随之发生转变 , 友情这东西 , 说蒸发就蒸发 , 不妨将其归于“不可控”的行列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女性离开职场回家之后感觉落差非常大的原因 , 这种落差主要来源于社会价值的下跌、自我成就感的丧失和评价标准的单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 , 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 回归家庭之后 , 这种个人能力和成就的承认主要来自于家庭成员 , 而婚姻生活中的家庭成员则一定分属两个家庭 , 那么获得家庭成员的承认就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 你很可能要付出比在职场上更多心血和精力才能获得家庭成员的认可 , 而这不过是你作为一个人 , 所要求的需求满足的其中一个阶段 。
可以这么说 , 在我的采访对象中 , 没有一位女性能够直接标榜自己得到了所有家庭成员的认可 , 即便是如罗青女士那样活得非常明白的人 , 即便是她告诉采访人员她与夫家的每个人相处都很融洽 , 但是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 , 她一样感觉到自己并不从属于夫家那个家庭 , 他们只是姻亲 , 而非至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