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早期音乐感受力


在亲子课上,当一曲美妙活泼的音乐响起时,宝宝们各有不同的反应 。有的高兴得手舞足蹈,摇头晃脑;有的则随着节奏扭起小屁股 。他们能感受到音乐的高低、长短,并与之产生共鸣 。有的孩子却反应比较迟钝,在情绪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 。而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则是孩子学习音乐、提高音乐修养的基础和前提 。
怎样培养孩子的早期音乐感受力呢?请看亲子课堂上的几个片段:
场景一:“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小宝宝们一边高兴地念着他们喜爱的儿歌,一边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打着响板 。有人形象地比喻说:节奏就是音乐的骨骼 。节奏每时每刻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像儿歌、古诗……甚至时钟的“滴答”声、水龙头的滴水声也都蕴含着节奏,但这需要老师和父母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去感受 。
场景二:“×××,宝宝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老师重复着这个声音,宝宝一下子安静下来,认真地倾听着 。“请宝宝拿起面前的乐器试一试”,宝宝开始动手试着敲击起来 。哦,原来是敲三角铁的声音呀!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培养孩子的乐感,听觉是关键 。宝宝听力发展的关键期是0~3岁,这个时期应该创造环境,让宝宝多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潺潺流水声等;狗、猫、青蛙、鸭子等小动物的叫声;各种乐器的声音……父母要正确帮助宝宝及时把握听力关键期,为培养宝宝日后良好的音乐素养打下基础!


何时可给孩子用剪刀?
多元智能,意义何在



了解多元智能的意义在于:认识到并重视多元智能的存在,从而开始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来制定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计划 。而在您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之前,请您明确这样几个重要观点:
第一,多元智能中的各项智能彼此独立,有些人一种智能很好,另一种却可能很差 。很少有人能样样具备 。
第二,每一种智能都有一定的年龄关键期,过了关键期要去发展就很难 。比如说音乐的发展要在小时候培养,过了年龄要去学习就很难 。但是属于空间智能的绘画,不论年纪多大都可以学习开发 。
第三,每一个人除了要找出自己的智能组合外,还要找出学习型态的组合 。比如说语言文字智能强的人,可以使用背诵的方式来记忆(这是最传统的教学方式) 。但是对于身体运动智能强而语言文字智能弱的人,他可能无法静下来背书,让他使用带动唱的方式来背诵可能还比较有效 。
第四,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不是为了发现小天才,也不是为了对儿童进行选拔、排队,而是旨在发现每个儿童的智能潜力和特点,识别并培养他们区别于他人的智能和兴趣,帮助他们去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一条建立自我价值感的有效途径 。


怎样培养孩子早期音乐感受力
幼儿时期,让宝宝学什么好



随着幼儿期接触周围的事物日渐增多,此时智能发育较快,语言、思维、和交往能力增强 。所以教孩子什么和怎么教孩子就成了父母教育孩子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让我们看看专家怎么说吧 。
张女士:“我家宝宝会琴棋舞画”
我幼时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压根就没机会专门学习什么,想起来有点遗憾,唯一印象深刻的是爷爷坐在窗前读四书五经给我们听 。但我女儿可不同了,现在她什么都有机会学,我的观点是只要她不觉得是负担,就让她学,所以现在她同一时间学着四样东西:钢琴、画画、围棋还有跳舞,我感觉她都还学得不错,围棋还得过二等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