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饮食指南:营养搭配 跟上海人学吃饭―生活家―人民网?天津视窗( 二 )


【秋季饮食指南:营养搭配 跟上海人学吃饭―生活家―人民网?天津视窗】专家点评:很多人都知道要少放盐、少放油 , 却忽视了味精的使用量 。味精放多了会影响人的食欲 , 婴幼儿和青少年多食味精 , 会造成智力发育缓慢 。因此 , 青少年应少吃味精 , 而婴幼儿最好不吃 。味精食用量按成人规定 , 为每人每天每千克以不超过0.12克为宜 。味精在菜起锅时才能放 。油热时不放葱姜炝锅 , 是因为较高的油温会把葱姜烧焦 , 从而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 。此外 , 现在外面很多油炸食品所用的油是氢化植物油 , 这种油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是心脑血管健康的“大敌” 。上海人最喜欢的烹调方法是:凉拌、蒸、煮、汆等 。
钟情黄酒爱啃骨头
上海人、杭州人婚丧喜筵、做菜请客几乎都离不开绍兴黄酒 , 这是一种低度、温和的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好酒 。而北方人喜喝烈性白酒 , 并往往伴以不易消化的油炸花生米 , 且喜一醉方休 。上海人、杭州人还喜吃鱼头、鱼尾、鱼翅 , 喜吃鸡鸭等禽类的头、脖、爪、翅 , 爱啃排骨、腔骨、棒骨 , 吃得津津有味且吸收了大量精华营养 。而北方人往往将这些最有营养的部位弃之 。江浙人因靠海 , 还特别爱吃海鱼、海蜇头、紫菜等海鲜 , 吸收了大量的钙质 。北方人有时一个星期都吃不了一次鱼 。
专家点评:黄酒中富含蛋白质 , 以及18种氨基酸和大量B族维生素 , 其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 。动物的腥味易溶于酒 , 加热后 , 腥味就可以随酒一起挥发掉了 , 而且放黄酒比放料酒好 。各种头类和骨头里含有丰富的卵磷脂、钙质和骨胶原 , 这些营养素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 。海鱼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 常吃能降血脂 。建议成年人每周吃两次鱼 , 而且最好是海鱼 。
量少质精少食多餐
上海人、杭州人一日三餐很鲜明 , 不凑合 。菜饭讲究红黄绿白黑、荤素搭配 , 每天都有豆制品 , 每周都会吃几次鱼 , 桌上菜的花样多 , 每样少而精 。而不少北方人每天往往只炒一两个菜 , 量很大 , 吃不完的还爱放入冰箱保存 。上海人有吃零食的习惯 , 从婴儿期就注意不要把胃撑得太大 。但很多北方人婴儿期的时候往往食量过大 , 将胃撑过了头 , 为长大后肥胖埋下“祸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