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爸爸和“硬”妈妈

我们常说“严父慈母”,不过最近据媒体调查采访结果,孩子们的心目中,传统的“严父慈母”形象已逐渐被“严母慈父”所取代 。这种家庭教育“角色”的轮换对宝宝的早期成长有何影响呢?
【“软”爸爸和“硬”妈妈】调查结果:过半的孩子“怕妈妈”
5岁的东东在小区的花园里玩耍,全然不顾地上的泥土,有几次竟然“扮演”着士兵,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弄得一身都是土 。奶奶大声呵斥着,他也不理会,照样疯玩 。没有办法,奶奶使出了“杀手锏”,“你妈妈下班回来了,再不起来,妈妈要打你屁股了!”听到此话,东东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乖乖地跟着奶奶回家了 。
“这孩子就怕妈妈,其他人再怎么批评他都没用 。”奶奶说,以前的孩子都是非常怕爸爸,现在的孩子倒好,反过来了,见到妈妈就像老鼠见到了猫,害怕得不得了,而对爸爸则是嘻皮笑脸的,一点怕意都没有 。
女儿已经5岁的张先生说,孩子根本不怕他,每次孩子做错事了,他说的最多的就是“你妈来了”或“我告诉你妈”,孩子立马就变乖了 。为什么会怕妈妈呢?不少小朋友的回答非常相似,大多认为妈妈很严厉,一名6岁的小女孩说,“妈妈总是催我吃饭,不让我看电视,爱批评我 。”
根源:妈妈为啥成了“老虎”?
父母在家庭中的传统定位一直是“严父慈母”的模式 。但是“严母慈父”已成为现代父母角色的主流 。
“每次都是我来当恶人 。”一说起这个事情,东东的妈妈满脸不高兴,“孩子爸爸工作忙,成天出差,家里的老人对孩子又是一味地宠爱,平时教育孩子全是我的事 。孩子犯了错误,又不讲理,我一急,就翻脸或者打打孩子的屁股,时间一长,我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是一只老虎了 。”
专家说,现代的女性大多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视野也很开阔,有一套教育孩子的理念;女性的心思大多比较细腻,对孩子的要求相对就较严格;而且一般来讲,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值也高,所以,不知不觉中就成了“严母” 。
争议:“严母慈父”是好是坏?
“严母慈父”是好是坏?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也是众说纷纭 。
张先生说,“慈父”现象的出现应该是对不良传统的反叛,让孩子和父亲的关系变得柔和起来,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好处 。但也有家长并不这样认同 。杨女士说,“严母慈父”会导致严重后果,因为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同的,父亲的阳刚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父亲过于软弱,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过于阴柔 。
“其实,严母慈父也好,严父慈母也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都不能过于偏颇 。”专家说,父母亲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特征:父亲的胆大,有利于维护孩子的探求欲与好奇心;母亲的细心,会培养孩子观察的能力,体验更加深刻 。如果父亲一味地“慈爱”,孩子就无法坚强起来;如果母亲总是“严厉”,孩子就会缺乏爱心的呵护 。“教育孩子的正确做法,应该是该慈爱时就慈爱,该严格时就严格,而不应该分成爸爸该怎么做,妈妈该怎么做 。”
本文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 。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