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教育是综合教育之本

国学启蒙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和春天
“玉不琢 , 不成器 。人不学 , 不知义 。为人子 , 方少时 。亲师友 , 习礼仪 。香九龄 , 能温席 。孝于亲 , 所当执 。融四岁 , 能让梨 。弟于长 , 宜先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一去二三里 , 烟村四五家 , 亭台六七座 , 八九十枝花 。”
“长亭外 , 古道边 ,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 地之角 ,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 , 今宵别梦寒……”
——听见清脆稚嫩的童音吟颂着这些古老的字句 , 往往让你不知道今夕何夕;然后又听悠扬的骊歌穿越时空而来 , 从一张张天地初开的小嘴里 , 婉转地飘出 , 在你我的耳边久久环绕 , 悦耳怡神 , 沁人心脾 。
然后便安慰了 。
飞速的现代社会要求我们的孩子掌握太多的技术和能力 。从很小很小开始 , 我们的孩子就被要求学习太多的东西:更高的专业知识水准 , 更多种的语言能力 , 良好的艺术素养 , 自如地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沟通和交通工具的能力……
其实 , 或者作为大人的我们都忽略了 , 我们的孩子也跟曾经年幼的我们一样 , 期望知道:为什么我所归属的民族叫做中华民族?它为什么值得我为之骄傲?它到底有些什么样精彩辉煌的思想文化艺术在通过我的血脉传承?
是的 , 我们都渴望一片民族文化的土壤 , 让我们深深地 , 深深地扎下我们生命的根 。——是的 , 我们 , 昨天的我和你 , 今天 , 我们的孩子们 。
所以 , 我们需要国学启蒙 。
儿童国学启蒙ABC
A:什么是儿童国学启蒙?国学 , 是对比“洋学”而言的 , 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之中的学术典籍与学术思想 , 它以儒学为主体 , 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国学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对我们周围的许多国家 , 如日本、韩国、越南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 并被认为直接促成了这些国家思想文化体系的形成 。
儿童国学启蒙 , 是指选取国学中与时俱在的精华部分 , 对儿童进行国学的浸透与熏陶 。国学启蒙的发起者认为 , 儿童尤如一张白纸 , 处于生命中吸纳力与记颂力最强的阶段 , 而这一阶段的人文教育 , 将形成其一生为人处事的底色 。因此 , 儿童国学启蒙是十分必要的 。
B:儿童国学启蒙之内容通常意义上的儿童国学启蒙丛书包括《论语》、《大学》、《诗经》、《增广贤文》、《弟子归》、《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 。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不仅是唱诗读经 , 还包括中医药学的启蒙教育 , 被称作人文艺术教育根基的“琴棋书画” , 还包括学习拉家常传统的戏曲艺术 , 学习传统的剪纸、刺绣、风筝制作等传统手艺的传承 。
C:儿童国学启蒙的现状直到今天 , 儿童国学启蒙教育 , 政府并没有以必修课的形式制定下来 , 它甚至远未成为儿童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小学语文课本中 , 涉及国学典籍的内容不到5%) , 儿童国学启蒙一直是“群众办学” , 上演的是“民间演义” 。没有统一的教材 , 没有可资借鉴的教学计划 , 一切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中 。一般的国学兴趣班都设有经典诵读和唱诗的内容 , 还有一些兴趣班兼上一些“国艺课” , 教孩子学习书法、戏曲欣赏、剪纸、做经络操 。与此同时 , 儿童国学启蒙也十分关注“国学氛围”对孩子的潜移默化 , 例如相当部分国学班都租赁古建筑开设授课学堂 , 有“传统服装日”活动 , 教师和学生都穿传统意义上的“汉服”来到课堂 , 所放背景音乐 , 都是传统名曲如《苏武牧羊》、《十面埋伏》、《花好月圆》等 , 课堂布置不用现代教室的布局 , 而用近乎于传统私塾的布局 。学生有“开蒙仪式” , 由教师在额上点朱砂 , 逢年过节还向孔子塑像恭敬行礼……大部分国学启蒙的实践者都认为 , 国学启蒙不是机械地记背典籍 , 而是一种整体文化氛围的熏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