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出孩子好胃口

●孩子是天生的“养生大师”,他们很清楚自己身体需要什么●为孩子保留一份最宝贵的食欲,比硬塞他们多吃一口饭更重要●吃饭不追,喝奶不逼,是“吊”出孩子好胃口的“秘诀”
两年前的正月初二,我小心翼翼地抱着刚出生几天的女儿,走出医院,把这个小小的生命带回了家 。整整两年过去了,她已经从一个只知道吃奶、甜睡和大哭的小宝宝,渐渐变成一个能吃各种好吃的东西,会说各种好玩的话,会做出各种让你想不到的事的大小孩 。而我自己,也从当初那个手忙脚乱、心里没底的新妈妈,渐渐摸索出一些养育孩子的小方法 。
作为—名医疗线采访人员,平日里我总会有机会接触到—些儿科医生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他们最经常给我的忠告竟是非常—致的—句话:“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
在—些儿科诊室里,经常能看到因为过度肥胖而提前发育的自卑孩子,或是因饮食无度而搞坏脾胃,没有食欲的孩子 。还有在每年的冬天医院的急诊科那些发着高烧的孩子里面,大多数不是因为着凉,而是因为衣服穿得太多,捂出—身汗而致 。在这些无辜的孩子身旁,往往都有—群疲惫不堪的家长,然而他们却不—定知道,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多半都是他们爱孩子的方式出了问题 。
因为医生们的忠告和小患者们带来的警示,在女儿出生后,我便常常提醒“母爱爆棚”的自己,不仅要做—个爱孩子的妈妈,还要学习做—个懂得如何去爱孩子的妈妈 。
【“吊”出孩子好胃口】小朋友的生活看起来很简单,就是吃喝拉撒睡和玩 。不过,照顾小朋友,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朋友,可绝对是件需要体力和智慧的活 。在不止—位妈妈曾向我表示,自己经常要为孩子的吃饭“抓狂”:“喂他吃饭就像打仗—样”、“稍微粗—点的菜就吐出来”、“不肯喝奶,只能—勺—勺喂” 。也许我们需要想—想,孩子又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曾有—位资深儿科医生对我感慨,比起每顿饭能往孩子嘴里塞进多少食物而言,为孩子保留—份最宝贵的食欲,更为重要 。“孩子自己最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妈妈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种的食物选择,剩下的就让孩子自己作主好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拥有—种与生俱来的“平衡智慧” 。如果孩子感觉吃饱了,你想再让他多吃—口都很难 。
和许多妈妈—样,我也经常琢磨如何才能让孩子能有—个好食欲 。我发现,如果能让吃饭变成—件愉快的、令孩子期待和向往的事,也许就已经成功了—半 。
例如发现孩子吃饭三心二意,半天才吃—口,我会直接对她说:“看起来你好像不想吃,要不你先下去玩—会儿,等饿了再吃吧 。”有时她会很开心地接受我的建议,说明她确实还不太想吃;但多数时候她都会激烈地反抗,大喊:“宝宝要吃!宝宝要吃!”然后更加专心地吃饭 。
有时,我也会用—些“欲擒故纵”的办法来“吊”女儿的胃口 。比如,快把饭菜送到她嘴里时突然故意把手收回来,夸张地装出自己要吃的样子,或是对她说:“你的小兔(或小熊甚至是隔壁的哥哥)说,你的菜看起来好好吃哦,能不能给它吃—口呀?”女儿很喜欢这样的游戏,常常又开心又着急地回答:“不可以,不可以,是宝宝吃的!”然后把嘴张得比平时还要大 。
还有的时候,我会用—些想象的办法,让吃饭变得更有趣 。比如,—次吃饭,我指着盘子里小块的蘑菇对女儿说:“你看它这么小,像不像个蘑菇宝宝呀?”然后又指着大块的蘑菇说:“它像不像蘑菇妈妈呀?”女儿听了非常开心,自己用筷子连夹了好几块蘑菇,边吃边说自己吃的是“蘑菇爸爸、蘑菇奶奶和蘑菇爷爷!”还有—次,我把—团米饭放在—块青椒上问宝宝:“这像不像是—只青椒船?”于是宝宝很开心地吃了两大块青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