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活动歌唱《小茶壶》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歌唱《小茶壶》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音乐活动歌唱《小茶壶》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感受和表现歌曲风趣、活泼的情绪,体验与同伴表演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歌唱《小茶壶》教案吧 。
设计意图:
这首歌曲歌词浅显,曲调简单,演唱的技能要求也不高,内容也贴近孩子的生活 。本活动主要以歌曲演唱与表演相结合,注重幼儿演唱过程中的表达与表现,从而体验歌唱的乐趣,使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唱”起来 。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
2.感受和表现歌曲风趣、活泼的情绪,体验与同伴表演快乐 。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活动准备:
茶壶纸质教具,音乐、小茶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
2.对,是小茶壶,这还是一只会唱歌的小茶壶,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
(评:
3~6岁的幼儿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较短暂,因此活动的开始部分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明了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推动活动的开展 。)
二、感受歌曲,熟悉歌词
(一)范唱歌曲第一遍 。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二)范唱歌曲第二、三遍 。
听一听歌曲里的小茶壶它长什么样?(用动作模仿小茶壶的样子)
(三)范唱歌曲第四遍 歌曲中的小茶壶在说什么?
(评:幼儿要想学会歌曲,必须理解歌词,熟悉旋律,教师的范唱是最好的引导 。通过多遍的范唱呈现给幼儿的是一种完整的印象,让幼儿逐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熟悉歌词,不同侧重的提问使幼儿更专注于倾听教师的范唱,对歌曲的难点部分,则通过形体动作表现的方式,既增加了幼儿表现的机会,又加深对歌词的内化 。在多次的范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自己的眼神、动作、语调等具有感染力的演唱调动幼儿的兴趣,带动幼儿的情绪,使孩子产生积极学习歌曲的愿望 。
三、学唱歌曲,游戏激趣
1.幼儿集体学唱歌曲2遍 。
2.幼儿边表演边演唱歌曲 。
3.扮演角色表演唱 。(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评:学唱歌曲反复单调,小班幼儿容易疲劳,于是针对歌曲动作性强的特点,可以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孩子们边说歌词边表演,来调动教学气氛,加快学习歌曲的速度 。而游戏环节则使得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另一高潮,让幼儿不仅自主演唱而且通过自身的形体动作能大胆表达表现对歌曲的理解 。)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日常的集体歌唱教学,本活动我在多次参与工作室歌唱教学,观摩名师的课堂实践后,对名师歌唱教学模式进行了模仿与尝试 。主要通过导入激趣—感受理解—学唱巩固三个环节来实施本次教学 。
活动的环节设计思路还是比较清晰,过渡比较自然 。整个环节的设置符合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感受环节,教师安排的倾听欣赏歌曲都是在无伴奏的情况下,注重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习惯和喜爱音乐的情感 。通过教师的表演以及茶壶图片的展示,抓住茶壶的外形特征“矮又胖”,并初步尝试用动作表示“小茶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