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预防原则是什么


小儿手足口病预防原则是什么

文章插图
前几年安徽省某县发生了大批儿童死亡事件,震惊了全国 。当地政府部门为此做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这些死亡的儿童都是由手足口病感染所导致的 。
【小儿手足口病预防原则是什么】一时间预防手足口病成为了街头热议的话题之一 。
治疗原则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 。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 。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 。有合并症的病人可肌注丙球蛋白 。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 。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 。手足口病因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等,故应加强观察,不可掉以轻心 。
预防原则本病至今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 。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 。各地要做好疫情报告,托幼单位应作好晨间检查,及时发现病人,采集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并作好患者粪便及其用具的消毒处理,预防疾病的蔓延扩散 。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 。医院应加强预防,设立专门的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
在伴有严重合并症的手足口病流行地区,密切接触患者的体弱婴幼儿可肌注丙球蛋白 。
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
(一)疾病名称与疾病分类不同
口蹄疫在《国际疾病分类》中,列为ICD-10B08.802 。手足口病在《国际疾病分类》中,列为ICD-9074.3和ICD-10B08.401 。、当然分类对于我们日常判读没有用的,只做知识的补充 。
(二)病原体不同
口蹄疫的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属人畜共患病原体 。
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各地流行中常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三)传染源不同
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类动物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发生,成为人患口蹄疫的传染源 。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 。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属于人类疾病 。
(四)传播途径不同
口蹄疫是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疡烂瘢,经皮肤黏膜感染的;偶尔也有食用了病毒污染而又未加热的奶感染的 。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极为散在发生的 。
手足口病是由于接触病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食具、不洁牛奶、玩具的污染,经口感染的,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因此,可出现不同规模的流行 。
(五)发病人群不同
人患口蹄疫决定于与病畜的接触,发病人群的年龄广泛;
手足口病主要是幼儿和儿童传染病,3岁以下患儿占绝大多数 。
(六)症状体征不同
口蹄疫、手足口病虽患病部位均在口腔、手指间、足趾端,有相似之处,但症状体征各有不同 。口蹄疫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疱疹损害两大特征 。
手足口病大多无发热或低热,仅有呼吸道感染和口腔黏膜疱疹及手指、足部、臀部、膝部丘疹 。
(七)诊断依据不同
手足口病的最典型临床表现是:患儿手心、足心以及臀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皮肤斑丘疹,特别是口腔内的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破溃后形成口腔溃疡,很疼,严重时会影响患儿进食,孩子哭闹不止 。医学专家告诉广大家长,做好患儿口腔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促进溃疡面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