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语言环境会推迟宝宝学语


复杂的语言环境会推迟宝宝学语

文章插图
一个大家庭里,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各讲各的家乡话,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弄得一家人南腔北调,给正在模仿学习语言的小宝宝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不知道学谁的说话好,今天学南腔,明天说北调,结果学习语言的阶段拉长了,学会说话比正常时间都晚 。
更为严重的影响是多种语言环境可能让宝宝变成“哑巴”,即患上失语症或自闭症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美国儿童自闭症发病率比上世纪80 年代增长了10倍,每300个儿童中就有1个患上此病 。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生活在多语言的文化环境中,因不适应这种复杂的语言环境而患上自闭症 。家住曼哈顿的李女士是讲广东话的香港移民,请的保姆是讲方言的武汉人,先生是讲普通话的北方人,电视里的动画片则是纯正的美国英语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宝宝变得越来越不爱讲话,后来干脆什么都不说,终日低头玩自己的玩具,变得像哑巴一样 。
【复杂的语言环境会推迟宝宝学语】家人以为过一段时间会慢慢好起来,谁想宝宝6岁了仍“金口难开“,拒绝上学 。经医学专家诊断,患病原因是在混乱的语言环境中,宝宝无所适从,患了严重的儿童自闭症 。
即使你的宝宝是在1~2岁间就具有较强表达能力的“资优儿”,你也要记住,语言学习的早期环境不能太复杂,尤其是在半岁至2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里,应着重先教宝宝正确的语言,即教他先学会普通话 。
不少妈妈认为,“越早开发语言能力,宝宝越聪明”,不能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却没有预料到会陷入语言能力培养的误区,反而影响了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
宝宝学语环境要适宜和科学
需要提醒的是,妈妈们很容易陷于这样的误区:过于重视宝宝的学习环境,总想及早开发他的语言能力,宝宝刚一出生,就在墙上贴满了大字的识字卡片,买来了识字书、儿歌录音带、CD,恨不得宝宝出满月就能一边喝奶一边认着字叫着妈妈了 。这种过早开发宝宝的语言能力,甚至过早开发智力,不利于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 。因为早期教育中,除了智力和语言能力之外,还要培养行为习惯,如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自理能力等,如果这些“情商”不具备,长此下去,看似小事的“不会自己吃饭”、“不参与小朋友的各种活动”等,都会使宝宝产生心理负担,觉得自己处处比别人差,不能融入同龄人中,渐渐失去自信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来,进而会造成宝宝情商低下,影响未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