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成人语言与宝宝交流


如何使用成人语言与宝宝交流

文章插图
成人型标准语
成人型标准语言:是指父母和年幼的宝宝说话时,用与成人说话一样的言语方式与其交流 。
【如何使用成人语言与宝宝交流】优点:
1 有利于宝宝的语言发展,使用规范语言的环境更容易帮助宝宝完成语法结构的学习 。
2 有利于宝宝认知的发展:“因为……所以,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子中含有一定的逻辑意义 。在规范的语言环境里,对其认知水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3 有利于宝宝人际交往能力的发音 。口齿清晰、言语表达清楚的宝宝才能与人很好地进行交往 。
缺点:
有可能会让宝宝产生交流困难等司题 。
跟宝宝说话用儿向语言
儿化语和成人型标准语,对宝宝来说,各有弊端 。我们主张跟宝宝说话,用儿向语言 。
什么是儿向语言?
所谓儿向语(儿童导向语言),是种专门说给幼儿听的语言 。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所用的词句、语调、语速等)都需适应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考虑宝宝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成人在了解宝宝当前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在交谈中以略高于其水平的语法、语义和语言内容与其进行交谈 。儿向语可以是对幼儿语言的重复、扩充和评价,是宝宝能理解或经解释能够理解的规范的语言形式,而不是儿化语 。
儿向语是一种动态的话语,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的提高,儿向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会随之改变 。而且其与儿童言语发展水平相比带有“略前性” 。如:当宝宝处于牙牙学语时,成人用电报式语句与之交谈,当宝宝会说话时,父母就可以使用较为复杂的语句,这种“略前性”带动了儿童言语从低级向高级水平的发展,语言表达从字到词到句子,话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
根据“儿向语”的“略前性”特征,给妈妈们一些建议:
尽量少用或不用儿化语,比如“吃饭饭”、“喝水水”等 。
不能把完整语句拆散成单个词语方式来表达,比如,“梨,苹果,宝宝,这个,那个?”应直接使用规范的、完整的语句,比如“宝宝想吃梨还是苹果?”如果妈妈考虑到宝宝太小可能听不懂,可以多重复几遍,尽量保证使用的句式长度或难度略高于宝宝的理解能力 。
规范言语,不要模仿宝宝说话 。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比如他表达喝水的时候,可能会说“喝水水” 。这些不规范的语言形式是宝宝语言能力尚未成熟造成的 。如果妈妈在表达这些意思的时候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宝宝以为他的表达是正确的,将会对儿化语进行强化 。
减少肢体言语表达形式,尽量使用口头言语来表达 。在宝宝难以理解的时候再适当地辅以肢体动作 。比如,宝宝要吃饼干,家长可以引导宝宝学说句子,宝宝说“饼饼”,家长可以启发宝宝说“这是饼干,宝宝要饼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