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孩子对过失负责: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教会孩子分辨是与非只是第一步,还要让他们知道该“是”不“是”的时候是要承担后果的,也要让孩子接受一定的惩罚,承认自己的过失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
人们总是经历病痛之后才能痊愈 。但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转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上,家长们就容易犯糊涂 。通常是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草草批评一下了事” 。“现在家长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剥夺了孩子自己承担责任、承担后果的机会 。”孙云晓说,孩子们犯错误也像是生病,只有品尝过了错误所带来的后果,才能知道错误所在 。
孙云晓讲了自己女儿五年级时的故事 。
那年夏天,女儿每天晚饭后,就带着邻居家一个三年级的小弟弟去附近的停车场玩 。停车场的保安怕他们把汽车划坏,总是轰他们 。女儿便带着小弟弟溜进停车场去捉弄保安,他们故意躲在汽车后面拿石头敲地,敲得保安心惊肉跳 。被保安发现后,女儿就会带着小弟弟跑向停车场的围栏,身材瘦小的他们能从两根围栏中间钻出去而顺利逃脱 。
被两个小孩捉弄了几次的保安也想出了办法 。第二天,保安事先把他们逃跑那侧围栏的门锁打开并虚掩,结果这次保安追上了他们,女儿逃脱了,小弟弟被留下了 。
女儿回到家里,又紧张又害怕 。听女儿叙述完事情的经过,孙云晓很严厉地批评她:“你是姐姐,事情是你带头做的,你必须出去承担责任,把小弟弟换回来 。”
“女儿最初说什么也不肯去,她很害怕,没有勇气去承担这个责任 。”孙云晓说 。后来他不断鼓励女儿:好孩子不仅要勇敢地做正确的事,做错了事也要勇敢地面对 。
最终女儿迈出了这一步,虽然保安并没有对小弟弟怎么样,但是这个故事却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孩子犯错时是最好的教育契机 。”孙云晓说,“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心目中沉睡的巨人,让孩子在承受后果时,感受不愉快甚至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
有自由才会有成长:应与孩子保持一段美丽的距离
有人曾说,爱孩子的最高境界是把孩子从自己身边推开 。
“因为有自由才会有成长 。”孙云晓说 。他介绍,德国有一个传统,过了18岁生日的孩子独自出门远行,争取用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方,并尽可能在外面待更长时间,以便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学会独立生存的本领 。
他们这样概括本趟旅行:出门时是个孩子,回来就是成人了 。
“中国的父母不忍心或者干脆不敢这样做,甚至采取完全相反的做法 。”孙云晓说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陈会昌教授从1995年起开始了一项跟踪调查,到现在已经15年了,“这项研究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有两颗种子”,陈会昌说,“一颗种子是主动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人在做这些事情时感到舒适、自由,是快乐的;另外一颗种子是自制力 。就是要求自己做那些别人要你做的事情,比如听话、守纪律 。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能是不快乐的 。”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两颗种子都发达的人 。”陈会昌说 。
“家长没有节制的爱,是一味地顺从、讨好孩子,只让孩子去做那些让他‘快乐’的事,没有教会孩子做那些‘不快乐但是也要接受’的事,这样的爱是一种软暴力,是会害了孩子的 。”孙云晓说,“只有学会了等待、学会了节制,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 。”
- 家长教育孩子要谨记十大“戒律”
- 家长要如何让孩子感觉快乐和幸福?
-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会犯罪 三岁是个坎
- 家长教育的矛盾心理对孩子有何影响?
- 如何从压岁钱树立孩子的理财观念?
- 亲子八大技巧
- 如何为孩子挑选图书
- 让孩子远离逆反心理
- 不良家教导致了逆反心理
- 让胆怯的孩子不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