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宝宝学会分享?教你四大招

如果您还是因为宝宝缺乏分享意识而烦恼,那么除了细心引导外,还要耐心地等待 。与此同时,妈妈更要意识到家长是宝宝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正是宝宝模仿的对象,因为,家长率先要多多与人分享,这样才能给宝宝树立一个好榜样 。
 
记得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说大儿子有一颗宽宏大量的心(big heart),我问为什么这么评价他,老师每每都用“share”这个字表扬大儿子,说他总是第一个自愿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或书本 。当时我还窃喜,虽然没在家使用“分享”二字,但看来像祥林嫂那样反复念叨“孔融让梨”的故事还是有用的 。在大儿子10年的成长岁月里,在学校和家里讲得最多的字眼就是“分享”,那已成为学校和家庭文化的一部分了 。
现在,我的小儿子快4岁了,在这次春节的假期中认识了很多新的小朋友 。在很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不愿意让其他小朋友碰自己的玩具,即使是其他小朋友要坐他的椅子,他也表现得非常反感 。于是我意识到,有必要让宝宝了解一下“分享”的意义和价值了 。
【如何让宝宝学会分享?教你四大招】在我的专栏中,也时常听到妈妈抱怨自己的宝宝不肯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搞得妈妈们很没面子 。而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其实妈妈们大可不必因为宝宝的“小气”行为而兴师动怒 。说到底,三四岁的孩子开始慢慢区分你我他,开始有“所有权”(possesiveness)的概念,也就是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所淡薄的那个“私有”概念,这是很正常的 。与此同时,他们还是年幼,还没有理解到自己的东西可以和别人一块玩、一块儿用的好处,所以,宝宝懂得“所有”比懂得“分享”要早得多,不过,也只有当宝宝懂得了“所有”,才能学会“分享” 。因此,如果你的宝宝现在有点“小气”,有点不愿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的小火苗,那么作为妈妈的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你的宝宝正在懂得“所有”这个概念,正在迈出学习“分享”的第一步,只要稍加引导,就能让孩子接受分享 。这时候,正是我们家长不动声色介入的好机会 。
第一步:营造安全感
当宝宝对自己的物件和环境缺乏安全感时,就比较容易产生自私和占有欲强的情况,进而拒绝分享 。宝宝最信赖、最亲密的人是妈妈,那么迈向“分享”的第一步尽量从妈妈这里开始,而游戏则能为宝宝营造一个放松的环境,让他更好地去学习和适应某种新的角色 。
比如妈妈可以准备一个色彩丰富、带有声响的布质小球,在跟宝宝玩互相传接小球的过程中,让宝宝意识到小球只是短暂地离开,过一段时间后还会再回到自己手上 。等宝宝习惯了这个游戏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轮新的挑战,将宝宝的玩具从他身边“借走”,但是答应在10分钟后还给他 。就这样来回重复“借”几次,让宝宝明白东西只是暂时借给妈妈,所有权还是自己的,即使现在离开了自己,但终究还是会回来的,于是宝宝对玩具就有了安全感 。
另外,妈妈自己也可以通过与孩子共享某些物品来强化他的分享意识,比如和孩子分享一盘切好的水果、让孩子穿穿妈妈的靴子、戴戴妈妈的太阳镜等 。在允许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别忘了对他说:“这些都是妈妈的,妈妈愿意和你分享 。”让宝宝感受到接受别人给予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