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的情绪变化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的情绪变化对胎儿的影响】孕妇的情绪与胎儿的发育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对于这一点 , 许多人不以为然 , 认为胎儿深居宫中 , “两耳不闻宫外事 , 只管吃喝拉撒睡 。”事实上 , 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的 。
在长达280天的宫内生活中 , 胎儿一方面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摄取营养 , 排泄废物;另一方面又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情感沟通 。这是因为:母体与胎儿的神经系统之间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 但当母体情绪变化时 , 能激起其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 , 于是由植物神经系统控制的内分泌腺就会分泌出多种多样的激素 。这些激素又可以经过血液循环进入胎盘 , 使胎盘的血液成分发生变化 , 从而刺激胎儿的活动 。有关专家认为 , 妊娠期间母亲心境平和 , 情绪较稳定时 , 胎动缓和而有规律 。而孕妇情绪激动 , 则可造成胎儿的过度活动和心率加快 。当这种恶劣的情绪持续较长的时间时 , 胎儿活动的强度和频率可比平时增加10倍 , 并且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 从而给胎儿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
统计资料表明:如果孕妇情绪长期过度紧张 , 如发怒、恐惧、痛苦、惊吓、忧虑或受严重刺激等 , 将对胎儿下丘脑造成不良影响 , 致使日后患精神病的机率大 。即使能够幸免 , 往往出现低体重儿 , 此类婴儿好动、情绪欠佳、易哭闹、消化功能紊乱 , 发病率高 。此外 , 孕早期孕妇情绪的过度不安 , 可致胚胎发育不良 , 导致流产 , 并可引起胎儿唇裂及腭裂等畸形 。在妊娠中、晚期会引起胎儿心率增快或减慢 , 胎动增加 , 导致胎儿出生后体重低 , 心脏有缺陷 , 身体功能失调;还可造成难产及胎盘剥脱 , 子宫出血 , 甚至导致胎儿死亡 。据报道 , 长期处于情绪焦虑中的母亲所生孩子往往躁动不安 , 易哭闹 , 不爱睡觉 ,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很难适应环境 。
由此可见 , 胎内教育的第一步 , 与母亲的心情有很大的关系 , 可以说孕妇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的变化与胎儿息息相关 。一个心悦情怡的母亲和一个心情紧张、焦虑不安的母亲孕育的胎儿完全是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胎教环境里 , 它将转化为胎儿的身心感受 , 当您感受到胎儿的身体在腹内时时刻刻地进化发育的同时 , 千万不要忘了他也是一个人 , 他的心灵也在发育成长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 您务必以对腹内胎儿的博大爱心 , 加强自身修养 , 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 善于控制和缓解不健康的情绪 , 始终保持稳定、乐观、良好的心境 , 使您的胎儿能够健康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