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价格及图片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8年)开始,五铢在中国历史上铸造了700多年,期间改朝换代更经历了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断断续续从未彻底停止铸造使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铸造时间最长的钱币没有之一 。排名第二的是大名鼎鼎的开元通宝(300多年)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泛指所有叫五铢(钱币面纹为五铢)的钱币 。
半两和五铢之间并不是无缝连接的,在五铢之前还有个短命的三铢(公元前119年至118年) 。如半两一文所述,半两最后的铸造是在汉初为四铢半两,而大汉初年经济状况还很糟糕,所以汉武帝在废止半两铸造后继续减重为三铢,但是三铢只铸造了1年左右的时间五铢就粉墨登场 。

五铢钱价格及图片

文章插图
短命的武帝三铢
五铢延用的是重量记值,初期五铢的标准重量为4.7克左右 。初期官铸版式也很标准,后来版本越来越多 。关于钱币版本的基本知识明天单独讲,先继续谈时间线 。到公元7年开始,“穿越者”王莽横空出世,给中国钱币史带来应该怎么说呢 。。。稀奇古怪的一段历史 。关于“穿越者”的故事后天详细说 。王总并没有彻底停止五铢的铸造,一直磕磕绊绊到了东汉末年五铢的铸造越来越走样也越来越丑 。而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时期,因为国力差距三个国家有着自身的铸造标准和需求,分化出了魏五铢和蜀五铢之流,而且同时还有铸造当百等大钱 。而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纷乱的历史进程让钱币的铸造种类变得多样化,各种钱币昙花一现式的出现又消亡,造就了一批高收藏价值的标的 。这部分的钱币在“穿越者”之后奉上 。
五铢钱价格及图片

文章插图
汉五铢官铸版
时间推进到公元581年,隋文帝上位,五铢也回到了历史舞台,跟随隋朝的兴衰五铢走过了最后的40年 。隋五铢的面纹依然是标准的五铢字样,但是缘与穿口的设计和前朝五铢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后世很容易区分隋朝五铢 。
五铢钱价格及图片

文章插图
【五铢钱价格及图片】隋五铢最大的变化是宽缘和背郭
一直到公元621年,唐王朝废止了五铢钱的铸造,结束了长达700余年的五铢钱制度,开启了通宝钱的时代,自此以后的钱币基本以通宝或者元宝命名 。
五铢铸造时间长,发行数量巨大,所以目前官铸的标准版本收藏价格不高,汉五铢在10元左右,隋五铢几十元的样子 。但是因为期间有很多版本铸造时间不长存世量小,所以也有不少高价的收藏标的 。比如一枚鎏金传形五铢最近在华夏网就拍出了3万3千多的高价 。而好品的北周五铢成交价都在2000上下 。
五铢钱价格及图片

文章插图

五铢钱价格及图片

文章插图
常平五铢是北齐的开国皇帝文宣帝——高洋在天保四年(公元553年)铸钱,青铜制 。
据《北齐书》记载:……四年春正月……己丑,改铸新钱,文曰「常平五铢」 。为什么铸造这种钱币呢?
南北朝时期,国家不统一,政权分立,各个政权铸币甚多,币值混乱,私铸盛行 。北齐建国以后,用的还是以东魏永安五铢钱为主,杂用其他钱币 。北齐文宣帝高洋想要结束这种状况,便开始铸造新的钱币,毕竟新朝新气象 。
新铸造的钱币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常平五铢" 。名称借用的是当时囤积粮食的仓库"常平仓"之名 。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国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欠收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 。汉武帝时期实行“均输平准”与此类似,汉以后,常平仓置废不用 。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立常平仓,丰年则籴,岁俭则粜 。高洋为自己铸造的钱币取"常平"为名即希望和常平仓一样有调节市场之意 。